北汽新能源將第六次拿下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頭銜。
1月5日,北汽藍谷(600733.SH)發(fā)布2018年12月份產銷快報。北汽藍谷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15.8萬輛,同比增長53.11%。從11月數(shù)據(jù)來看,到2018年終,北汽新能源這一數(shù)據(jù)應該無人能及。北汽新能源將繼續(xù)保持自2013年以來就拿到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
有意思的是,今年北汽新能源產銷差距比較大。同樣在2018年,北汽新能源產量只有11.01萬輛,與銷量的差額達到了4.79萬輛。
北汽新能源這一成績符合他們的預期,2018年初,他們提出的目標是15萬輛。
不過,中國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銷量冠軍應該還是比亞迪。比亞迪目前還沒有發(fā)布全年數(shù)據(jù)。至1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20.12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8.23萬輛,插混10.79萬輛。
1月6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證券時報“高管面對面”活動中表示,2018年比亞迪的新能源車銷量差不多增長了110%。2017年全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1.37萬輛。照此計算,比亞迪2018年的全年銷量可能為23.88萬輛。
北汽新能源在純電動汽車上的領先還能持續(xù)多久?
細看北汽新能源,其產銷和經營有不少特點。
首先,北汽新能源比較依賴EC車型。2018年為北汽新能源產銷貢獻最大的,還是EC系列。根據(jù)乘聯(lián)會的數(shù)據(jù),到11月,北汽EC系列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8.22萬輛,占到總銷量的61.92%。
從EC180開始,EC系列就是北汽新能源賣車的利器。這一車型的政策性比較明顯,屬于拿補貼性價比最高的車型。從今年走勢也能看出,北汽新能源銷量隨政策劇烈波動。隨著補貼逐步退出,EC車型是否還有市場競爭力是個疑問。
北汽新能源前11月銷量走勢(單位:輛)
其次,北汽新能源背靠集團,有兄弟單位支持。對于集團方面,為北汽新能源承擔大量成本,特別是研發(fā)、生產費用。兄弟單位方面,北汽新能源大量車輛銷售給了北汽集團旗下的出行公司。
相對的,北汽新能源在零售市場表現(xiàn)沒那么搶眼。以北汽新能源所在的北京為例,從上險數(shù)看,前11月比亞迪的市場份額超過三成,占據(jù)第一。北汽新能源市場份額18%,同比下降8個百分點。
第三,北汽新能源研發(fā)實力堪憂。北汽新能源在核心技術方面一直以整合為主,在后續(xù)競爭中,是否能跟上競爭對手的速度,有比較大疑問。
接下來幾年,在純電動汽車市場上,將挑戰(zhàn)北汽新能源地位的,除了比亞迪,還有上汽、吉利。這兩家公司一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目標很高、下注很大,另一方面也有傳統(tǒng)燃油車方面的強大實力。而且,他們也和北汽新能源一樣,有大規(guī)模的出行公司布局,自產自銷的消化能力也很強。
未來幾年中國純電動汽車冠軍的爭奪戰(zhàn),將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