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聽過“煲機”這一概念,能將耳機的音質發(fā)揮到極致,就像是一個“儀式”般的存在,普遍都耳機發(fā)燒友都認為新買的耳機需要煲機。
真的需要煲機嗎?
煲耳機是一種快速使器材老化進而穩(wěn)定的措施,一個加速耳機聲音成熟的過程。許多耳機發(fā)燒友認為通過煲機可以讓耳機的表現更加穩(wěn)定,音質更好,煲機的說法之所以可以流傳這么久、影響這么廣,很大程度上在于沒有量化的證據證明它無用(或者有用),各大耳機制造商們也不愿冒著風險就此發(fā)表什么意見,畢竟煲機的做法不會對他們的銷量產生很大影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消費者,花了大價錢購來的耳機,自然想要體驗到最好的音質。許多發(fā)燒友所指出的現象和細節(jié)在大多數人看來都像“超自然現象”一樣,煲機的說法涉及到心理學、應用科學、市場營銷,以及永恒而又主觀的“音質”問題。這一切組合在一起讓煲機問題顯得格外復雜。
其實調音師早就調好了成熟的耳機的聲音走向,你只是需要把振膜慢慢振動開而已。好的耳機在拿到手的時候,震圈是硬的,出不了好聲,所以要讓他快速老化,抻開它,才能出來真正的實力。
但是不煲完全沒關系,沒有任何問題的。尤其是某些低端,煲和不煲是一樣的。只要小聲聽,慢慢聽,慢慢加大音量和動態(tài)就可以了。感受聲音的變化過程也是一種幸福。一般高端耳機使用達到半年左右就能達到這一效果。所以,不煲耳機自然聽是可以的,主要取決于個人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