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編在朋友圈上面看到很多人都在發(fā)一個測額度贏紅包的二維碼。不得不說,這測額度贏紅包的二維碼已經(jīng)在我朋友圈刷屏了。小編通過詢問了解到,這是微粒貸的推廣活動。
這個號稱微信花唄的家伙,剛出來的那天是真的火,打開朋友圈都是,掃一掃測一測你的額度,為什么大家都轉發(fā)到朋友圈呢,因為這是個可以褥羊毛的活動,只要你邀請的人掃你的碼測了額度,邀請人就可以獲得20元的紅包獎勵,怎么樣這個羊大腿還是挺香的吧,
即使就火了一天,但是很多人還是賺到錢了,有問過有的賺200-300一晚上,有的能賺600-700,這可比一般的羊毛多多了。
我們先來說說微粒貸,這家伙其實很早就出來了,也就是2015年吧,算是微信的好兄弟了吧。只不過一直比較低調,這些年來,很多人的微信錢包默默的出現(xiàn)了個微粒貸,但是也沒個官方給個說明。
這一次微粒貸一改之前的作風,突然來個眼下最潮最有范的朋友圈裂變營銷,一時間風風火火,全民投入其中,去挖掘這一普惠及的財富。
但是就在一夜間,大家掃碼發(fā)現(xiàn)鏈接打不開了,提示違規(guī)了,設計誘導分享、關注。這下還沒賺夠第二條飯錢的伙計都感覺心頭一陣涼涼。
大家就想了,微信咋這么不講情面,自己兄弟也搞,沒錯,微信他狠起來自己都打,這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了。這其實就是微信的原則性的問題了。去年騰訊正式執(zhí)行了升級版的《微信外部鏈接內容治理規(guī)范》,里面有一條就是嚴禁誘導分享,這一條其實是運營過程中最容易也是最想觸碰的紅線,微粒貸也是觸碰這一點翻得車。
大家在日常運營活動策劃時候一定得注意:
不可以利益好處形式誘使用戶分享鏈接、關注公眾號、下載app等
利益誘導包括但不限于:以金錢獎勵、實物獎品、虛擬獎品(包括但不限于紅包、優(yōu)惠券、代金券、積分、話費、流量、信息)等類型的獎勵。
另外將利益包裹起來的形式也算誘導,比如火車票助力加速搶票、幫我砍價等等。
拼團活動是電商領域常見玩法了,但是也得注意,一定得有明確的活動規(guī)則,如果規(guī)則模糊導致用戶拼團可能被判違規(guī)。還有未公示的規(guī)則引起糾紛都會被判違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