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已是時代大勢所趨。不可否認,互聯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去年315曝光了智能家居的安全隱患之后,在社會上著實引起了一股恐慌潮,對于智能家居產品,普通大眾最關注的仍然是安全問題。
說到安全問題,最敏感的智能家居產品無疑就是智能鎖了。它不僅僅是一個硬件產品,還代表著一種無以言表的安全感?;ヂ摼W有黑客、有BUG,任何產品聯網都有被網絡攻擊的安全隱患。那么智能門鎖聯網普遍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目前常見的“互聯智能門鎖”,安全性隱患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開門數據指令被竊取風險。
智能門鎖的一大特色就是用電子鑰匙取代傳統(tǒng)機械鑰匙,開門指令就是一串電子密鑰。一部分不具備技術實力的智能鎖廠家,甚至開門的指令數據都不加密,或者簡單借用藍牙本身的加密通道,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指令數據很容易被竊取,對用戶造成安全隱患。是否具有足夠高級別的加密算法和嚴密的安全策略,是區(qū)分智能鎖廠家實力的硬指標之一。
其二,服務器被攻擊導致密鑰泄漏風險。
一些智能鎖廠家的密鑰存儲于服務器上,一旦發(fā)生服務器被攻擊,就有數據泄密風險,另一方面也有監(jiān)守自盜風險。
智能鎖廠家可以選擇不在自己服務器上存儲用戶密鑰的安全機制,無論是公司內部人還是黑客,都無法獲取密鑰開啟門鎖。當然也就要求這類廠家必須能閉環(huán)解決用戶忘記密碼、丟失手機等引起的一系列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是比較復雜的。因此也需要提醒用戶,不能簡單地相信廠家所宣傳的智能門鎖的安全性,要實現完整的安全策略,背后還需要大量技術手段予以保證,廠家的技術實力還是很重要的。
反過來說,一旦這些關鍵技術解決了,智能門鎖的安全性,相對傳統(tǒng)門鎖將有質的飛躍,是幾個數量級的提升(破解難度增加10的N次方,安全性提升幾千倍)。
關于智能鎖安全,用戶需要了解的兩個不安全概念?
1、遠程開鎖
為了解決沒帶鑰匙、送鑰匙的問題,一些智能鎖廠家設計了遠程開鎖功能。但是門鎖只要具有遠程開鎖功能,就有被黑客攻擊的安全風險,盡管理論上可以做到無安全風險,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款軟件是完全沒有漏洞的。這種機制黑客攻擊一旦成功,所有安裝的門鎖都可能會被遠程打開,安全風險巨大。而且黑客坐在家里從遠程打開門鎖和小偷帶著工具去撬門,所冒的風險是完全不一樣的,更方便了“有文化”的壞人。
2、在線密碼
遠程發(fā)送密碼是智能鎖廠家解決沒帶鑰匙、送鑰匙問題的另一解決方案。但是使用“在線密碼”機制發(fā)送密碼,本質上有和"遠程開鎖"相當的安全隱患,門鎖廠家的服務器一旦被攻擊者控制,可以把所有的門鎖都設置成最簡單一致的密碼,比如"123456",且永久有效,通過在線機制跟門鎖進行實時同步,這樣所有安裝的門鎖都可以用這個通用密碼打開。
但有些場合的智能鎖必須采用這種策略,需要由智能鎖廠家打開智能鎖,一些自行車的智能鎖可能會采取這種策略,雖然這種智能鎖的安全屬性不高,被破解也只會影響到自行車本身,很難涉及到用戶的財產和人身安全,但是如果用到個人家庭,安全考慮是不足夠的。
“遠程開鎖”功能和“在線密碼”機制從本質上還是存在不少的安全風險。
那么針對“沒帶鑰匙、送鑰匙”這個痛點有沒有安全的解決方案呢?
答案當然是有。送鑰匙問題完全可以用一次性密碼功能解決。所謂的一次性密碼是指當有朋友到門口時,主人可以通過APP以短信方式發(fā)送一個一次性密碼,此密碼輸入一次后自動失效,且一般都是時效限制。當然上述的一次性密碼必須是“離線密碼”,即此密碼在門鎖不聯網時就可以實現。
“離線密碼”技術路徑的實現機制,是在門鎖注冊時,門鎖和APP/服務器系統(tǒng)會協(xié)商好一個算法種子和對應的算法,之后在任意時刻,如果要使用密碼,鎖和APP/服務器系統(tǒng)都會按注冊時協(xié)商好的算法種子和算法進行計算,因此即使在鎖不聯網時,也可以通過APP給對方發(fā)送一次性密碼。反之,如果發(fā)送密碼時,需要門鎖也是聯網的,那就只能稱為“在線密碼”。
門鎖互聯的安全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安不安全不在于用戶的認知,主要取決于智能鎖廠家的安全策略選擇。有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提供絕對安全的服務,將成為未來智能鎖、智能家居廠家競爭的最核心門檻之一,做一個負責任的企業(yè)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