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大部分工作崗位這件事,很多人一直耿耿于懷,目前大多數媒體釋放出來的內容,都是讓人感覺到有點危機感的。但是今天,比爾蓋茨同志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點明了這個問題的本質。
1、“人們擔心的不是 AI 接管我們的工作,而是我們的薪水是否會變少。”這句話是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最新的專訪中說的。作為人工智能行業(yè)的執(zhí)牛耳人物,比爾蓋茨同志這句話可謂一語道破了一直以來大家所謂憂慮的本質。
2、在專訪中,比爾·蓋茨認為:“機器人接管我們的工作可能是件好事,能讓我們更有效率,有更多休息時間。”他說,假期在某個時候將會更長,如果我們能用更少的勞動力生產出兩倍于今天的產品,人類的目標不只是坐在柜臺后面賣東西,你知道嗎?AI 等技術的進步已經開始減少很多低薪水的工作,而失去工作的人顯然不屬于有更多休息時間的群體。
3、當然,說這句話的時候,比爾蓋茨可能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畢竟人家是前世界首富,怎么能想象得到,我一個富士康質檢員,如果機器人來的時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第二車間的零件工人劉翠花就沒有機會跟我談戀愛了。
4、但本質來審視,比爾·蓋茨這句話的確是一語中的,明確指出了大家一直以來擔憂的根本,就是害怕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之后,我們將會過得很慘。比如失去工作、成為機器的奴隸、會變得碌碌無為等等。而核心的訴求是,收入有沒有減少。
5、因為人類作為一個動物,其實是很懶的,互聯網的出現和發(fā)展,大大加快了人類變懶的速度,從PC到移動互聯網,從各種應急到現在的可穿戴設備,以及一鍵就能輕輕松松達到自己目的的軟件生活方式,使得人們越來越懶了。
6、這不是好事嗎?老娘工作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而且有了機器的幫助,自己只需要做一些有價值,能體現自己不被取代的工作,這些工作大多數是不會很繁重的,都是很輕松的,何樂而不為呢?之前我要吭哧吭哧干一個下午,現在只需要看著機器干一個下午就行了。
7、但問題來了,當自己變得輕松下來的時候,老板還會按照以前那樣給你發(fā)工資嗎?這才是問題的所在,因為輕松是輕松了,但如果因為這個情況被老板雞毛,克扣了一半薪水,很多人寧愿像之前那樣辛苦。
8、而在比爾·蓋茨眼里,人工智能時代,機器只是過來幫忙的,解放大家的,而不是搶大家的飯碗。這是典型的土豪思維,可能在美國可以,但在中國,這種思維,估計沒法落實,畢竟各自的商業(yè)黃金和國民素質有關系。
9、你想想,大家的目的都是逐利,原來雇傭了100個工人,現在整了一臺機器就可以取代這100個工人,如果留下來的還有10個工人,那么這10個工人的工資,肯定是不會漲的,但會不會下降,就看這個老板的良心了。所以李開復博士是不敢那么樂觀的,因此他認為,國家會出臺政策向老板征收高稅額,但即使法律可以出臺很完美的方案,也會有一段漫長的暗黑過渡期。
10、所以道理是這么一個道理,但怎么執(zhí)行,才能確保機器時代來的時候,大家的利益不會受到非常大的損害,我認為這是一個需要時間來調和的社會矛盾。無論是比爾蓋茨,還是李開復,現在給出的答案都是很表面的,只有像工業(yè)革命那樣經歷了一段“血淚史”之后,整體的秩序和游戲規(guī)則才可能被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