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素來有“百貨公司”的美譽,除了主業(yè)手機之外,其觸角已經伸到了箱包、服飾、家電等和手機完全不搭邊的領域。當然,這些跨界產品不一定全是小米出的,也有很多是其旗下的生態(tài)鏈企業(yè)出品,像米家、睿米等等,都是小米的生態(tài)鏈企業(yè)。
去年米家推出了首款掃地機器人,繼承了小米產品一貫的高性價比特點,一上市就受到了熱烈的追捧。然而,如今的掃地機器人市場可謂是百花齊放,要是沒有一兩招殺手锏,那么想在市場上長久立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今年米家掃地機器人的研發(fā)團隊石頭科技,便再度發(fā)布了米家的第二款掃地機器人產品——石頭掃地機器人。與前作相比,它在吸力、感應器、塵盒、濾網、越障能力上全面升級,還加入了掃拖一體、指哪掃哪和劃區(qū)清掃等用戶喜聞樂見的功能。作為科技自媒體,近日筆者拿到了一部石頭掃地機器人,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款米家的最新產品,究竟能否滿足我這種懶人的清潔需求。
外觀:依然以白色為主色調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小米生態(tài)鏈的所有產品都是濃濃的一股MUJI風。對,國內玩家習慣稱之為“性冷淡”,說好聽點,就是白色,極簡,淡雅。
這次石頭掃地機器人的外觀依然是常見的圓盤式設計,并以白色作為主色調,凸起的激光感應器較為亮眼,輔以亮橙色作為點綴,整體看來設計語言還是較為時尚的。
掃拖一體:新加入的拖地功能助力不小
相對前作而言,石頭掃地機器人除了將最大吸力由1800Pa升級為2000Pa之外,還加入了拖地功能,做到掃拖一體。
之前玩過的幾個掃地機器人,包括售價高達六千多元人民幣的戴森,都沒有集成拖地功能,那么石頭掃地機器人的掃拖一體,是否噱頭大于實際,還得經過一番試驗才能知曉。
在了解石頭掃地機器人的掃拖一體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它的主體清潔結構吧。
從底部可以看到,負責主力清潔的是一枚滾筒式刷條,按壓兩側按鍵可以將之拆下清洗。
負責輔助清潔的則是一個造型類似竹蜻蜓的邊刷。
萬向輪與主輪相配合,使得它的越障能力也大大提升,從原先的1.5cm提升到了2cm。
陽臺和客廳之間的門檻也能輕松越過。
可單手拆卸的水箱和拖布的加入,使得石頭掃地機器人在清掃了地面的灰塵之后,還可以進行深度清潔。
石頭掃地機器人的水箱是經過特別設計的植物仿生水箱,為什么叫“植物仿生”呢?它的濾芯與拖布之間,就好像植物的根與葉之間的關系,可以自動控制出水量,持續(xù)濕拖40分鐘以上,而且只有機器在動的時候才會出水,不動的時候,拖布并不會溢水。
水箱的拆卸也十分方便,從掃地機底部塞進去,聽到咔的一聲響,就裝好了,而要拆下來的時候,雙手同時按壓兩側的拆卸按鍵就可以了。
拖布則是采用了魔術貼設計,而且與水箱的貼合處是插槽式設計,這樣做的好處是拖會會與水箱更加緊密貼合,拖地的時候也不會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