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航母下水龍歸大海,殲-15就“掉鏈子”,原因卻讓人興奮!
從去年遼寧號的初具戰(zhàn)斗力到今年國產首艘航母001A龍歸大海,中國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示著發(fā)展海軍和建造航母的決心。在全球聚焦和14億中國人的翹首企盼下,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順利下水,作為航空母艦上最重要武器的艦載機自然成為千萬軍迷熱議的話題。
近期,據(jù)官方新聞稱道,“遼寧”號艦載機殲-15已經全面停產,此舉讓廣大軍迷一頭霧水,紛紛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國產航母前腳下水,殲-15艦載機后腳停產,這簡直是掉鏈子的節(jié)奏啊!
眾所周知,艦載機對于航母戰(zhàn)斗群的作用至關重要,若沒有了艦載機,航母戰(zhàn)斗群的戰(zhàn)斗力將會大大降低,因此,面對中國殲-15停產的消息,廣大軍迷不知所措,不知道中國軍方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據(jù)了解,殲-15停產并非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它停產的原因反而讓國人興奮。有兩個原因致使殲-15在這個“關鍵時期”停產。
第一,殲-15已經不能應對當前的形式,它需要大幅度升級,特別是在機載雷達方面。殲-15目前裝備的是脈沖多普勒機械掃描雷達,而升級后的殲-15會換裝主動相控陣雷達。從專業(yè)角度來講,主動相控陣雷達包含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和無源相控陣雷達。那么問題來了,殲-15將會裝備裝備有源還是無源呢?據(jù)有關權威軍事專家預測,有源的概率大得多。
殲-已經服役有一段時間了,中國軍方對殲-20總體表現(xiàn)相當滿意,令人振奮的是殲-20裝備的就是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自豪的說,該雷達的技術已經到達了國際一流水準。所以有源相控陣雷達極有可能運用于升級版殲-15。
殲-15若裝備最新的主動相控陣雷達,其探測距離將會超過170公里,而這個距離在F-35B面前,將會是壓倒性的優(yōu)勢,對航母整體戰(zhàn)斗力的提升有巨大幫助。
第二,如今中國已經擁有了30架殲-15,“遼寧號”航母能夠裝備的殲-15數(shù)量是24架左右,已經綽綽有余。國產航母雖然已經順利實現(xiàn)下水,但只是“毛坯房”而已,真正的好戲在“裝修”階段,也就是航母的舾裝,按一般航母從下水到服役的慣例,國產001A航母的服役時間在2020年左右。在這個三年左右的空缺時間,停產殲-15可以給其他機型有更多的產能。
綜上所述,殲15停產對中國軍方來說確實是一個好消息。它預示著中國軍事武器更新?lián)Q代速度之快,緊跟世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