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3的挑戰(zhàn)以及產(chǎn)品核心供應(yīng)鏈
這幾天電動汽車界最重要的事就是Model3了,看鋼鐵俠在推特上的情況,這大概是Tesla最大的賭注了,預訂的訂單276K,收集到了27.6W美金。本文主要聊一些觀點和看法。
第一部分 Tesla做的好的地方
1.1 造神運動
老板的造星或者說品牌形象的問題,把太陽能、航天器等等聯(lián)合運作在一個人身上,生來使得高大上的形象就有了,偶像造星的在汽車上,我們做起車的沒見過
1.2 產(chǎn)品推出策略
這里分了幾步好棋:
13.5W的超級跑車,限制數(shù)量,通過抬高銷售限制,可以在一定范圍內(nèi)做嘗試和改進,把第一輪的產(chǎn)品的改進和增加信用值捆在了一起
6~8W的跑車 開始放大數(shù)量,上比較大的生產(chǎn)線,通過光環(huán)效應(yīng)繼續(xù)累積品牌
較貴的SUV:這其實算是一個嘗試, 2016年第一季度。這輛炫酷的SUV其實銷量低于預期 Tesla delivered 14,820 vehicles, including 12,420 Model S sedans and 2,400 Model X uTIlity vehicles
3.5W的平民車:接受了27.6W的訂單,收了不小的一筆款子,也給了供應(yīng)商們信心
其實做新能源這么久,成本的問題永遠困擾所有的從業(yè)人員
EV200英里的車能不能拉倒3.5W美金真的很重要,一旦成功了,加上7500美金,真的可以上量和燃油車打了,拐點到了
換個說法,如果做不到呢?如果這只是一場SHOW呢?如果學蘋果同學也玩?zhèn)€幾個季度的跳票呢?
幾個疑問的地方
和豐田的合作RAV4和戴姆勒的合作ClassB,最終都Drop了,豐田不做BEV,戴姆勒自己做第二代Class B的BEV
這里有個核心問題,以豐田和Daimler的能力都沒能做到又便宜又好,這里我們要相信Toyota的成本控制能力,還有Daimler嘗試了兩次的行為
動力總成往下做,到底行不行,其實不知道的
中國市場的訂單和后續(xù)運營失誤
SUV的炫酷策略沒有和成本平衡好
我在研究數(shù)據(jù),其實去年的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就是中國的車企的自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