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講,小米智能家居平臺是一個統(tǒng)一自己的各類智能硬件產品、小米投資的生態(tài)鏈企業(yè)產品和合作廠商產品的一個智能化接入平臺。這樣的事情不僅小米在做,互聯網公司阿里、京東和傳統(tǒng)家電巨頭海爾等也在做。
一、小米智能家居平臺都在做什么?
按照高自光所言,目前小米智能家居平臺在做的主要是兩件事:1、輔助小米生態(tài)鏈的企業(yè)把產品做好。2、和更多行業(yè)伙伴合作。
小米智能硬件平臺本身的核心內容,更具體的則是這三個方面:
1、通用智能化模塊。從集成芯片模塊切入,最主要的是寫入了通用的軟件部分,把大部分產品需要智能化的通用部分處理完,完成穩(wěn)定的鏈接、通信等,從芯片選型、通用化、模組化等方面開展。
2、云端。把產品智能化控制過程中,云端的流程理順,全部做一遍。
3、APP。把主要的功能用一個APP解決,做了一個通用的APP,即小米智能家居。
通過這三件事,把一個產品智能化的主要部分完成了。“之后,會先從小米生態(tài)鏈的企業(yè)開始嘗試。比如2014年初的空氣凈化器,到之后的智能插座、小蟻攝像頭等開始接入實驗。再之后,則開始推廣,讓更多合作企業(yè)加入,比如美的的空調等。
二、幾組關鍵數據
高自光坦言,“智能家居產品目前都是發(fā)燒友在玩,真正的量不大。現在很多智能化的東西,用起來的很少,達到10%的聯網率的都很少。”之后給出了目前統(tǒng)計的小米智能家居平臺的幾組數據:
1、目前小米智能家居平臺上可控產品有千萬臺的規(guī)模,小米智能家居APP升級后的新產品有200萬至300萬臺。“電視、盒子、手環(huán)、路由器等產品也陸續(xù)加入其中,這是設備的數量,在不斷增長,接近1500萬。”
2、第二個數據是APP的日活,現在是200多萬,高自光稱這個數字相比在騰訊之前做的純互聯網產品是很小的,但是在智能家居這個市場里已經很大。
另外高自光提到一組有意思的數據,通過分析小米智能插座在APP端被用戶修改過名字來看,用戶主要用在魚缸、燈、熱水器、蚊香等方面,從中說明,這些產品是亟待被智能化,被遠程控制的。
有智能家居HomeKit蘋果也頭疼
智能家居,近年來非常熟悉的一個名詞。很多國內外的大公司都紛紛響起了進軍智能家居市場的號角。幾年過去了,我們似乎并沒有看到這個行業(yè)的領跑者,即便是蘋果公司于2014年推出智能家居HomeKit,時隔一年,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也拿不出什么拿手好戲給消費者們,這不禁讓許多人大跌眼鏡。
蘋果的智能家居HomeKit,是構想通過統(tǒng)一的應用程序或Siri語音助手來控制多款智能設備。很顯然,這里已經強調出智能家居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高度統(tǒng)一。家中智能設備如果都是獨立工作,互不聯系。或者是無法建立連接的樞紐,也就不能通過某一終端來完成控制。蘋果這一方案設想得多完美,開發(fā)者只需要通過蘋果手機這樣優(yōu)秀的終端就能夠對全屋的智能設備進行遙控。就連格力集團的董事長董明珠也是這樣構想格力手機的作用,只不過目前格力手機還沒有對外發(fā)售,實際表現如何還是有待考察。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近乎完美的方案,使得開發(fā)者不得不提高技術水平來達到蘋果的要求。事實上,在HomeKit發(fā)布之時,蘋果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西展示了蘋果已經已經和超過15家全球領先的智能設備廠商的名單,很多熟悉的名字也榜上有名。但根據蘋果網站最新提供消息,目前也只有5家廠商,總數不超過20款的產品兼容HomeKit,現狀實在令人擔憂。蘋果之前曾經表示,兼容HomeKit的廠商可以生產出自主研發(fā)的安全解決方案,但現在這些產品也必須經過蘋果認證,包括固件和芯片等重要組成。
要知道,使用蘋果認證的產品,一般都是價格偏高的產品。市場上有很多“MFi(Made For iPhone/iPad/iPod)”的產品,對比其他規(guī)格相近的產品,價格上有明顯的差距,這里就會傳遞一種錯誤的消費觀念,蘋果的產品就是貴,蘋果認證的產品也是貴,越貴的東西越好用。事實上,蘋果的產品也沒有想象中的好,大家各取所需就好了。
說回智能家居HomeKit產品,登陸蘋果網站以后一看,毫無懸念都是價格奇高的智能產品。這些智能家居產品之間并沒有太多的聯系,畢竟他們歸屬不同的生產廠商。選擇一件商品,價格應該是絕大多數人考慮的首要因素,這樣奇高的價格,相信它的銷量也是不怎么亮眼的。如果你作為一個開發(fā)者,面對這樣的市場反饋,你還會繼續(xù)研發(f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