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攻擊防范到個人隱私保護,從數據加密到移動設備的防護,如今信息安全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技術話題,而是上升為人所共議的社會熱點。但是,面對紛至沓來的各類“新鮮”的IT技術以及各自為政的不同應用系統(tǒng),信息主管們卻很難找到一個統(tǒng)一、智能同時自動化的安全解決方案。
“安全孤島”的存在,使得用戶不得不固守在被動防護的模式中,企業(yè)或者機構由此面臨著巨大的安全風險。面對未知威脅,或者有預謀的高級持續(xù)性威脅(APT),投入巨資的安全建設所發(fā)揮的作用極為有限。2012年,Flame和Shamoon等攻擊手段的出現,就暴露出采用單點安全解決方案存在的漏洞。
2013年3月發(fā)生在韓國的大規(guī)模安全攻擊事件中,黑客采用了發(fā)送釣魚郵件、網站植入木馬、入侵反病毒軟件服務器等多種方式。這些攻擊手段橫跨了不同的安全解決方案。彼此之間毫無聯系的這些安全方案,并沒有及時反饋給用戶有效的信息,拖延了最終的安全響應時間。
編織安全互聯“漁網”
邁克菲很早就已經著眼于此類安全風險,并在解除“安全孤島”問題方面持續(xù)投入了巨大精力。
2010年底,邁克菲正式發(fā)布了安全互聯(Security Connected) 計劃。這一計劃旨在構建起集成的智能化安全,整體了解和評估企業(yè)安全,從而擺脫組件式的保護模式。其中,邁克菲重點強調了前瞻性安全以及全面的防護措施組合,以及為互聯性安全提供強大支持的全球威脅智能感知系統(tǒng)(GTI)。
安全互聯的構建腳步并沒有停止。2012年邁克菲將開放平臺的概念引入安全領域。在這個平臺上,可以簡化安全產品在復雜的企業(yè)環(huán)境中的集成過程,實現安全信息的共享、分析和自動化處理;同時通過McAfee ePolicy Orchestrator還可以實現與 TIvoli、Remedy、HP Service Manager 等其他系統(tǒng)管理框架的集成。
2013年,邁克菲把握大數據發(fā)展趨勢,以下一代SIEM為平臺的整合解決方案對不同攻擊,特別是大數據時代下的復雜度越來越高的攻擊具有更好的可視度。經過不斷創(chuàng)新,邁克菲的安全互聯框架已經整合了眾多邁克菲安全產品和服務,通過可擴展的框架將網絡和終端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集成全球威脅智能感知技術,全面覆蓋所有威脅載體。
今年,邁克菲為整個安全互聯平臺引入了名為McAfee Threat Intelligence Exchange(TIE)的解決方案,為所有安全事件找到了一個集中的承載。
作為一項已經持續(xù)數年并將會持續(xù)演進的計劃,安全互聯重點強調了通過統(tǒng)一的安全防護讓業(yè)務運營更具靈活性。對于邁克菲來說,安全互聯平臺如同一張不斷編織的漁網,將每個獨立的安全產品、解決方案和節(jié)點串接在了一起。這張漁網越來越結實,也越來越細密,作為一項長期性地愿景和規(guī)劃,安全互聯將會繼續(xù)一如既往地保持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