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爐謹防燙傷,安全知識要謹記!
說起電磁爐,大家一定并不陌生。尤其是租房一族,電磁爐不占空間,同時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周末約上朋友打個火鍋,情侶一起做個家常便飯,增進了感情又享受了美食帶來的快樂。
國慶假期期間小編用電磁爐做了個粉蒸肉,可能太心急想吃那鍋香氣撲鼻、軟糯黏嘴的粉蒸五花肉,手差點沒被滾燙的加熱面板燙起泡。
使用電器還是不能馬虎,一定要注意安全,小編今天就整理了使用電磁爐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電磁爐,安心吃好每一餐。
先來了解電磁爐的工作原理。學過物理的朋友們應該比較容易理解,電磁爐實際上利用的是一個簡單的電磁感應原理。
電磁爐內部有一個感應線圈,在交流電的作用下激發(fā)交變電磁場,然后交變電磁場在電磁炒鍋內激發(fā)產生交流電流產生大量熱量。
在使用電磁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有些東西是一定遠離電磁爐面板的,否則會導致一些危險事故發(fā)生。
第一個就是手機,手機內部含有鐵等金屬元素(一般是揚聲器或者聽筒),電磁會與其產生反應而逐漸升溫,特別是手機中的鋰電池等部件,在瞬間高溫下燃燒爆炸。
無論電磁爐是否啟動,只要兩者都處在通電狀態(tài)下,手機置于上面便會發(fā)生危險。
第二就是金屬托盤不能墊在電磁爐下面使用。也不能直接將電磁爐放在微波爐、電冰箱上使用。
有些長輩為了省事方便,或者怕炊具內的食物濺灑出來,總想要墊點鋪點東西在電磁爐上。這些做法都是錯的!電
磁爐的電磁波不僅作用于電磁爐的面板上,對電磁爐上下左右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如果電磁爐底部有鐵,電磁爐就會消耗部分功率對其加熱,消耗能源不說,嚴重時會使電磁爐產生損壞,從而產生爆炸!
而電磁爐表面的陶瓷或者隔熱玻璃可以直接作為傳熱導體,使得可燃燒物也跟著不斷升溫,一旦到達著火點,就會容易引發(fā)火災。
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鍋都適用于電磁爐。
含有自由移動電子的炊具才可以被加熱,比如鐵鍋、高壓鍋、不銹鋼鍋、鑄鐵鍋,對于非鐵磁性材質的炊具無法被加熱,比如砂鍋、陶瓷鍋、透明玻璃鍋、銅鍋和鋁鍋。
我們在使用過程中還有幾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1、長期不用電磁爐必須先清洗檢查
長期不用的電磁爐,在重新啟用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清洗和檢查。
清洗的過程中最好用擰干的抹布擦拭爐面。還要檢查電磁爐的電源是否正常,如有破損,應及時維修或更換,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引起不必要的危險事故。
2、放在干燥的水平面使用
普通電磁爐沒有防水功能,如果遇水受潮,甚至蟑螂的排泄物都有可能引起短路故障,因此擺放時、使用時應遠離潮氣和蒸汽,更不能用水沖洗。
市面上雖然有防水電磁爐,但為保證安全,延長產品使用壽命,還是要盡量讓電磁爐避開水汽。
放置電磁爐的臺面要平整,如果不平整,使用時鍋具的重力將會迫使爐體強行變形甚至損壞。另外,如果臺面有傾斜度,電磁爐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微震也容易使鍋具滑出而發(fā)生危險。
3、保證氣孔通暢
工作中的電磁爐隨鍋具的升溫而升溫,因此電磁爐應放置在空氣流通處,此外還應保證爐體的進、排氣孔處無任何物體阻擋。
當電磁爐在工作中如發(fā)現(xiàn)其內置的風扇不轉,要立即停用,并及時檢修。
4、“鍋具+食物”別超重
電磁爐其承載重量是有限的,一般連鍋具帶食物不應超過5公斤;而且鍋具底部也不宜過小,否則面板承受的壓力會過重,或是過于集中,對面板造成損害。
5、觸屏按鈕使用起來要輕而干脆
電磁爐的各按鈕屬輕觸型,使用時手指要輕觸輕按。當所按動的按鈕啟動后,手指就應離開,不要按住不放,以免損傷簧 片和導電接觸片。
6、爐面出現(xiàn)裂痕,立即停用
微晶面板碎裂,即使小裂縫也是非常危險。
真心不是開玩笑的,輕則電器短路,重則電到你短路。因為水會與里面的帶電部件相連通,直接把電流引到烹飪器具金屬鍋上,造成重大的電擊事故。
還要注意加熱至高溫時,避免直接拿起容器再放下。因瞬間功率忽大忽小,易損壞機板。
7、日常維護要做好
每次使用完電磁爐后,要做好清潔工作,很多人都覺得電磁爐的陶瓷面板是一次成型的,光潔而易清理,每次做飯后就清理沒有必要,每隔幾天清理一次就可以了。
實際上不是的,每次使用完后應該在電磁爐冷卻后或留有一定溫度(不燙手就可以)時立即對面板進行清潔,以免烹飪時留下的油漬與水漬沉積下來,時間久了反倒不好清潔了。清潔時使用中性清潔劑和軟布進行清理就可以了。
因此,使用電磁爐涮火鍋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