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半導體在集成電路、消費電子、通信系統(tǒng)、光伏發(fā)電、照明、大功率電源轉換等領域都有應用,如二極管就是采用半導體制作的器件。無論從科技或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半導體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大部分的電子產(chǎn)品,如計算機、移動電話或是數(shù)字錄音機當中的核心單元都和半導體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lián)。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硅、鍺、砷化鎵等,硅是各種半導體材料應用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
物質(zhì)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固體、液體、氣體、等離子體等等。我們通常把導電性差的材料,如煤、人工晶體、琥珀、陶瓷等稱為絕緣體。而把導電性比較好的金屬如金、銀、銅、鐵、錫、鋁等稱為導體??梢院唵蔚陌呀橛趯w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稱為半導體。與導體和絕緣體相比,半導體材料的發(fā)現(xiàn)是最晚的,直到20世紀30年代,當材料的提純技術改進以后,半導體的存在才真正被學術界認可。 半導體是指在常溫下導電性能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半導體是指一種導電性可控,范圍從絕緣體到導體之間的材料。從科學技術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角度 來看,半導體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直到20世紀30年代這一材料才被學界所認可。
應用材料收購國際電氣之后,有望進一步提升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實力與份額,而且最近半導體廠產(chǎn)能缺貨,應用材料主動將收購價從22億美元提升到35億美元。
這次收購也要得到全球主要監(jiān)管部門的審批,其中美國、歐盟、日本、韓國、以色列、愛爾蘭等國都已經(jīng)批準,主要看中國監(jiān)管部門的審批了,不過3月26日的收購截止日期之前沒有得到批準。
德國《商報》3月31日稱,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宣布,因為未獲得中國監(jiān)管機構的批準,已終止收購原日立集團旗下企業(yè)國際電氣公司。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此前計劃從私募股權投資機構KKR手中收購國際電氣公司。KKR于2017年收購了國際電氣公司的半導體設備部門,并生產(chǎn)薄膜沉積設備而聞名,其工廠設在日本。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應用材料,從2019年就開始計劃收購日本國際電氣公司,然而因為沒有得到中國的批準,這家美國公司不僅收購失敗,甚至還要倒賠10億元的違約金。
根據(jù)國際反壟斷法規(guī)定,只要打算收購的企業(yè)在別國有業(yè)務,就需要當?shù)胤磯艛啾O(jiān)管部門的批準,若想完成收購案,需要所有業(yè)務國的批準。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美國公司的收購計劃,除中國以外的各方都已經(jīng)“開了綠燈”,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宣布予以無條件批準,美國的反壟斷部門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整整9個月,中國的反壟斷監(jiān)管部門都沒有批準這項交易,導致美國的收購期限被延長了3次。3月29日,應用材料再度發(fā)布聲明正式宣布了這一收購案的結果,因為中國不同意,導致美國與日本國際電氣的交易已于3月19日正式終止。
報道稱,2019年,半導體市場供大于求,但在5G和其他新技術的推動下,該行業(yè)對先進芯片的需求量激增,半導體行業(yè)開始了整合浪潮。這一年,美國的應用材料公司計劃從KKR手中收購日本國際電氣。
如今,全球半導體危機則推高了該行業(yè)的股價,應用材料今年年初將這筆交易的收購價格從原先的22億美元上調(diào)至35億美元,較前一次報價上漲了59%,交易截止日期也從2020年年底延至2021年3月19日。
不過,一直以來,這筆收購交易存在著一個“障礙”,那就是中國的反壟斷監(jiān)管部門始終未點頭同意。值得一提的是,應用材料2020財年(截至2020年10月底前的12個月)在中國大陸市場營收15.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2.4億元),占營收比重34%,中國大陸是其第一大市場。
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JFTC)認為兩家企業(yè)優(yōu)勢領域不同,“不會實際限制競爭”,予以無條件批準。此后,歐美等其他反壟斷部門也在定為最初收購期限的2020年6月之前予以了批準。
不過,中國的反壟斷監(jiān)管部門并未批準此交易,這種狀況持續(xù)了近9個月,也讓交易的收購期限總共延期了三次。
事實上,對于交易的破局,應用材料也“心知肚明”。3月22日,該公司就已發(fā)聲明表示:“由于雙方未能獲得中國監(jiān)管部門的批準,該收購協(xié)議可能已于2021年3月19日根據(jù)其條款終止。如果應用材料在解約費支付最后期限3月26日未能收到批準確認,將視協(xié)議終止?!?
《商報》援引應用材料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蓋瑞·狄克森的話稱:“這筆交易無法完成的確令人遺憾,但應用材料公司的未來前景仍然無比光明?!睉貌牧瞎臼遣牧瞎こ探鉀Q方案的領導者,全球幾乎每一個新生產(chǎn)的芯片和先進顯示器的背后都有應用材料公司的身影。
“沒有中國的批準,芯片行業(yè)將一事無成。”《商報》稱,中國是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2020年的銷售額增長近1/5,約合1370億美元。報道稱這一事件對全球半導體行業(yè)造成沖擊,因為“中國將來可能會使用相同的策略來‘破壞’類似收購?!泵绹雽w巨頭Nvidia希望以400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商ARM。目前中美高科技競爭已影響到芯片收購領域。此前美國多次阻擾中企收購案,美國還禁止國際企業(yè)向華為提供芯片。
美國的舉動引發(fā)了中國的擔憂,隨后,中國開始收緊出口規(guī)則,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yè)想要收購別國公司,卻因為無法通過中國的反壟斷審查而作罷。
2016年10月,美國高通公司宣布收購荷蘭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因為報價高達440億美元,甚至被稱為“電子科技行業(yè)最大并購案”。
2018年1月中國的監(jiān)管部門突然宣布介入,將審查截止時間延長到了2018年10月14日,6個月之后,高通不得不宣布了放棄收購的決定。
根據(jù)日本媒體早些時候的報道,應用材料收購國際電氣主要是為了薄膜沉積設備技術。不過這并不是應用材料首次試圖收購日本同行失敗,早在2013年公司收購Tokyo Electron時就因為市場壟斷的顧慮被美國當局否決。
在周一的公告中,應用材料同時宣布董事會批準了一項75億美元的股票回購授權,以替代之前一份仍剩余13億美元授權的回購計劃。受此消息影響,應用材料周一開盤后走高,漲幅一度超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