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臺積電到日本建廠的計劃愈發(fā)“明朗”。在7月15日的財報分析會上,臺積電正式回應道,正在對建廠的事情進行相關的評估,尚未做出最終決定。
據(jù)悉,為了緩解全球“芯片荒”的難題,臺積電已計劃在今年內(nèi)投入300億美元(折合約194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加足馬力擴大生產(chǎn)。臺積電預計,在2022年之前將在全球新增5座3DFabric晶圓廠。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臺積電,英文簡稱:tsmc,屬于半導體制造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專業(yè)積體電路制造服務(晶圓代工foundry)企業(yè),總部與主要工廠位于中國臺灣的新竹市科學園區(qū)。2017年,領域占有率56%。2018年一季度,合并營收85億美元,同比增長6%,凈利潤30億美元,同比增長2.5%,毛利率為50.3%,凈利率為36.2%,其中10納米晶圓出貨量占據(jù)了總晶圓營收的19%。截止2018年4月19日,美股TSM,市值2174億美元,靜態(tài)市盈率19。
5nm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芯片制程,但是在臺積電,三星的探索下,不斷突破摩爾定律的極限,并將芯片制程推到了4nm甚至是3nm。
自從美國在2019年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后,美國一直在收緊對華為的政策,可以說,想讓美國解除限制,這幾乎是很難實現(xiàn)的事情。
隨著中國實力的逐步提升,在明面上美國能與中國相抗衡的領域已經(jīng)不多了,因此科技就成為了美國手里的一柄強有力的“武器”。除了明里暗里施壓荷蘭的阿斯麥(ASML),禁止將其光刻機賣給中國外,近日美國又將目標轉向了另一家芯片巨頭——比利時的校際微電子中心(IMEC)。
而全球硅芯片生產(chǎn)廠商,多多少少都含有美國技術,除非是那些制程不是很先進的企業(yè),可以說,硅芯片之路幾乎被堵完了。
在世界芯片市場之上,有一家公司堪稱芯片市場之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臺積電公司,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工商,臺積電在芯片市場的地位可謂是無人撼動,但是就是這位芯片大王卻出現(xiàn)了股價暴跌,市值蒸發(fā)2300億的現(xiàn)象,這芯片大王是怎么了?
一、臺積電股價大跌市值蒸發(fā)?
芯研所7月17日消息,臺積電公司發(fā)布了Q2季度財報,當季3721.45億元新臺幣(約合133.06億美元) 同比增長19.8%,實現(xiàn)1343.59億元新臺幣(約合48.04億美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1.2%。但是凈利潤表現(xiàn)不及金融市場預期的1361億新臺幣。
財報發(fā)布后,當?shù)貢r間周四臺積電美股震蕩下滑,導致股價大跌5.67%,報117.34美元/股,市值蒸發(fā)35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97億元),并較今年2月的歷史最高點下跌17%,目前總市值6000億美元左右。第二季度,臺積電5納米芯片出貨量占晶圓總收入的18%,7納米占31%。
首先,我們從整個市場的角度來看整個市場,對于臺積電這種芯片巨頭,實際上都抱有厚望可以說臺積電在整個市場上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也正是如此臺階上的,一舉一動往往都會引發(fā)市場的廣泛關注,特別是這種相對而言不及市場預期的舉動,實際上對于整個市場而言一定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臺積電僅僅是業(yè)績不及,市場預期差距其實非常小,但是都足以讓整個市場出現(xiàn)巨大的波動,僅僅這20億新臺幣的布局預期,實際上讓市場看到了較大的風險,這才是臺積電市值大跌的原因所在。
其實問題出在凈利潤,臺積電的凈利潤沒有達到市場預期,出現(xiàn)了20億新臺幣的利潤差。簡單來說,臺積電的凈利潤表現(xiàn)和市場預期相差了4億元人民幣。
就是這看似微不足道的4億元,導致臺積電市值蒸發(fā)2300億元,股價暴跌5.5%。
到了臺積電這個層次,任何一次市場不及預期,都有可能導致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因為在全球缺芯狀態(tài)下,臺積電取得的凈利潤本應該符合或者超越市場預期狀況,可是并沒有。
這也說明臺積電在一些方面讓資本市場感到失望,不只是凈利潤不及預期,包括對臺積電后續(xù)先進芯片工藝量產(chǎn)時間也未能達到理想狀態(tài)。
原本這一切都可以避免,如果臺積電和華為沒有分開,可能就不是這般結局了。可是當初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卻自信稱,華為的市場空缺很快就能被填補。
言外之意失去華為訂單也沒有太大關系,似乎驗證了劉德音所說,從去年第四季度以來,臺積電營收都沒有明顯的下滑,甚至一直保持增長的狀態(tài)。包括今年第二季度的營收也同比增長了19.8%。
股票不漲反跌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臺積電利潤不及預期,華為本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但在去年的第2和第3個季度,華為在緊急時刻只能將芯片運回國內(nèi),臺積電也由此得到了一筆巨大的訂單,后來由于美國突然起來的芯片封鎖政策,切斷了所有運用美國技術的商家不允許提供芯片給華為,臺積電也就失去了華為的大筆訂單。
在股票下跌這種情況下,盡早規(guī)劃好發(fā)展路線才是最重要的。根據(jù)臺積電的規(guī)劃,預計在接下來的三年投入1000億美元增加產(chǎn)能,以支持領先技術的制造和研發(fā),臺積電目前也將把公司發(fā)張的重點發(fā)在提高MCU的產(chǎn)量上,預計將把MCU的敞亮提高將近60%。除此之外,臺積電也在考慮擴大工廠產(chǎn)能以及海外新設工廠,目前,為了進一步提高車用半導體的芯片產(chǎn)量,臺積電正在擴大南京等地的工廠產(chǎn)能,此前還有報道稱臺積電將在美國建設工廠,除了美國之外,臺積電似乎還將在日本建設工廠。
其實在芯片領域國內(nèi)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發(fā)展,與臺積電市值蒸發(fā)的情況相比,我國國內(nèi)芯片已經(jīng)開始突飛猛進。在經(jīng)濟恢復之后,我國對芯片的需求也急劇增加,雖然處在前有狼后有虎的情況下,但中國還是在不斷突圍芯片困境,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卡脖子”的核心技術,現(xiàn)在中國不僅實現(xiàn)了低端芯片的量產(chǎn),在高端芯片的研制上也有了重大成就,我國芯片的自主能力已經(jīng)越來越強,假以時日,我國一定能夠擺脫對西方國家的芯片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