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10年:小米手機年節(jié)點機型回顧
就在上周,2021年8月10日,小米MIX 4正式發(fā)布,發(fā)布之前,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做名為“我的夢想,我的選擇”的主題演講,小米手機在全球市場站穩(wěn)第二名,三年時間沖擊第一的目標拋出,引來一片質疑:是什么給了雷軍如此自信?
我覺得答案在發(fā)布會最后環(huán)節(jié)給出:雷軍宣布將拿出3.7億元,以小米商城紅包的形式,回饋18.46萬臺小米一代的下單用戶。3.7億元之于今天的小米來說,算不上是個大數(shù)目,但引來的熱度一時間蓋過了MIX 4的發(fā)布——“雷老板厚道!”是的,“相信米粉,依靠米粉”,這是小米推進高端戰(zhàn)略的底氣,也是其定下如此目標的信心所在,小米以真金白銀回應自己第一代產品的消費者,就算你非要說它是營銷,用戶得到的好處也是實實在在的不是?
今天是2021年8月16日,一大早就有人在微信群里說今天是領取福利的日子,而今天,距離2011年8月16日小米推出第一款手機,剛好10年。這10年,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IM、電商、智能化這些名字都沒變,但它們的內涵已今非昔比。在這十年里,數(shù)據(jù)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人工智能已經成為革新生產力的代表,手機已經從單純的入口,變成我們身邊最重要的數(shù)據(jù)中心和控制中心……
這10年,小米一路走來,支持它來到今天這個市場地位的因素不只一個,但產品必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所以,本文就以時間線的方式,回顧小米從2011年那個夏天開始到現(xiàn)在的那些重要的節(jié)點機型吧……
MIUI,小米手機的原點
在回顧小米1之前,我覺得還有必要聊聊MIUI這個極其重要的角色。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正式成立,2010年8月3日,MIUI社區(qū)正式上線,11天之后,MIUI首個內測版推出,其時100位內測用戶,成為2013年推出的小米微電影《100個夢想的贊助商》的主角——可以看出,今年小米1用戶的回饋活動并非臨時起意。2010年8月16日,MIUI正式上線提供下載,成為當時眾多安卓手機第三方定制ROM大軍中的一員,但因為其功能強大,更新快,適配機型多,用戶體驗好,迅速在一干ROM中脫穎而出。
2010年12月10日,“米聊”IM軟件正式上線,成為MIUI的重要組件,借助這個聊天軟件,MIUI得以更好地凝聚用戶,形成開發(fā)團隊與用戶之間更加頻繁和有效的互動——巧的是,20多天后的2011年1月21日,另一個采用綠色圖標的IM軟件也正式上線了,它的身份證號這里就不用報了吧。
一時之間,這兩個采用綠色圖標的IM軟件還形成了非常有力的競爭,米聊也成為當時MIUI重要的服務模塊之一,以至于2011年7月12日,小米創(chuàng)始團隊喝下那碗小米粥的時候,MIUI、米聊和小米手機,成為小米公司初創(chuàng)之時三件最重要的財產。
其實回望一下那個時候小米這三款產品,它們的布局并不簡單隨意。2007年蘋果推出的iPhone,正式樹立了“終端 App 服務”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模式,App是重要入口,通過連接與定位將背后的服務串連起來,而終端則是承載App與服務的重要平臺。即使今天小米商城上銷售的硬件產品已成千上萬,但小米依舊堅稱自己是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原因就在于此。
早期的MIUI 米聊就是小米成家立業(yè)的根本,而小米品牌手機出現(xiàn)的原因更是多元:首先,委身于第三方品牌手機提供ROM并不具備很強的持續(xù)性,早年各種品牌手機要改刷MIUI首先得解鎖Bootloader的操作,相信很多老玩家都還有印象,這就是不確定性;其次,雷軍本人是一位資深的手機玩家,做出讓自己滿意的手機也是他的執(zhí)念,同時還能將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的承載平臺掌握在自己手上;第三,國產品牌并不是那個時候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大玩家,三星、moto、諾基亞、HTC、蘋果……但以“中華酷聯(lián)”為代表的國產品牌正處于崛起的路上,小米已經看到了風口……
小米手機1(M1)
在小米公司宣布成立之后的一個月,即2011年8月16日,北京798,小米手機1代正式發(fā)布,型號小米M1。運營了整整一年的MIUI社區(qū)已經擁有了數(shù)量可觀的用戶,也讓這款手機的關注度爆棚,整個會場超員嚴重。
從設計來看,這款手機算不上出色,還略顯簡陋,但是4英寸顯示屏、高通驍龍MSM8260處理器、800萬像素 200萬像素等高舉高打的配置,再輔以經典的1999元的價格,讓“性價比”這三個字從此卯在了消費者的心頭,輕輕松松就將那些3、4000元的國外品牌手機拉下馬來,再加上有本地化出色的MIUI加持,瘋搶,加價購買,一機難求成為常態(tài)。
從此,每年的8月16日,就成為每年4月米粉節(jié)同等重要的紀念日。但是,在我個人觀點中,小米第一款手機的重要意義并不止它的市場地位,而在于它對小米的決定性意義是多元的,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互聯(lián)網(wǎng)直銷的手機模式。通過小米商城在線訂購,直接下單生產,再快遞至用戶手中,這樣的流程對于那個時候的消費者非常新鮮。在那個國包省代占據(jù)絕對主流的手機渠道模式時代,小米這種省卻所有中間渠道的銷售方式,讓它得以將手機的定價在如此高配置的前提下還能拉得下來,1999這個數(shù)字更在之后很長時間里成為小米的標志,什么叫“性價比”?雷軍用小米M1告訴了整個市場:這個就是真正的性價比;
第二,粉絲文化和流量。玩機時間略長一些的人,應該都感知過小米粉絲的“狂熱”——在這里的“狂熱”,指的是那份真正對小米品牌的熱愛,對雷軍個人魅力的崇拜,對產品折騰的永不停止……而依靠MIUI和小米手機攏聚起來的大量粉絲,為小米品牌和小米商城帶來了極大的流量,依靠這些流量,小米商城一度成為僅次于淘寶和京東的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為小米生態(tài)鏈戰(zhàn)略以及小米線下渠道建立的起步帶來了可觀的源動力。
小米手機2
2012年8月16日,同樣是在北京798,小米手機2發(fā)布了。比起小米1的簡陋,這款手機的外觀設計就簡潔明快了很多。來自日本夏普和JDI的LCD顯示屏,經典的高通驍龍APQ8064四核處理器,讓小米2的配置繼續(xù)領跑業(yè)界。
特別要提到的是,高通作為小米初創(chuàng)時期的投資方之一,為小米手機能屢屢首發(fā)這些旗艦級處理器提供了極大的支持,直到今天,小米依舊是高通驍龍旗艦級處理器最大的出貨合作伙伴之一。性能上的先發(fā)優(yōu)勢 1999元的定價,讓小米2一上市就繼續(xù)呈井噴之勢,市場熱度之高引得全行業(yè)羨慕。
隨著小米2的推出,另一位我們今天極為熟悉伙伴也開始屢屢走到臺前:安兔兔。由于小米手機采用互聯(lián)網(wǎng)方式銷售,如何隔著屏幕也能讓消費者更好地感知產品能力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跑分成績就成為小米手機彰顯自身首發(fā)旗艦處理器優(yōu)勢的直觀信息?!芭芊植淮眢w驗,但跑分不好體驗肯定要打問號”的理念深入人心。
小米手機3
2013年9月5日,小米手機3發(fā)布,這次的發(fā)布地點改到了國家會議中心。發(fā)布會依舊是人山人海,整個發(fā)布會會場連所有的通道都站滿了人,以至于按時到場的我,只能站在會場的最后看完了整場發(fā)布會。
2013年底,中國就從3G時代開始進入4G時代,國內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井噴也就將由此時開始,在3G時代末期發(fā)布的小米3首次采用了雙平臺:聯(lián)通/電信版為高通驍龍800處理器,移動TD版則為NVIDIA Tegra 4平臺——后來的事實證明,移動版小米3的表現(xiàn)真的不好,但就算是這樣,1999元的定價絲毫不影響小米3的市場熱度,加價,還是加價……
對比前兩代產品,小米3還更改了設計,上下齊平的造型讓質感有了進一步提升,我反正是很喜歡,特別是兩邊圓潤的中框,握感非常舒服。發(fā)布會結束之后,我在會場外碰到了悄悄來觀摩的某國產大廠的朋友,他說:“徐老師,小米太猛了,怎么辦???”小米對于傳統(tǒng)勢力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xiàn)。
值得一提的是,從Tegra 4之后,雄心勃勃的NVIDIA就慢慢淡出了手機處理器市場,但是到今天,Tegra系列處理器已經成為汽車處理器中極為重要的一員,而這一切還是從Tegra 2處理器開始的,“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最好詮釋。
小米手機4
如果你已經記不起2014年7月22日發(fā)布的小米手機4是什么樣子,我覺得正常,但相信你一定聽說過“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沒錯,CNC工藝的引入,讓小米4的不銹鋼中框看起來質感十足,整款手機尺寸握感都非常出色,它幾乎將前三代小米手機設計中庸的問題一掃而空。
而發(fā)布會上雷軍關于“奧氏體304不銹鋼”的演講橋段,也讓“科普”成為小米發(fā)布會再也無法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然,它還是采用高通旗艦處理器,但這次來到了經典的驍龍801——MSM8974AC,到今天很多手機玩家可能還能對這串字符朗朗上口。從這代起,小米手機進入了4G時代。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從小米4開始,小米開始在旗艦手機中加入紅外線接口——即使在那個時候,這也是一個爺爺輩兒、骨灰級的老舊接口,但之于小米的生態(tài)鏈戰(zhàn)略卻顯得舉足輕重,用手機當遙控器,控制小米生態(tài)鏈的產品,已經成為小米手機用戶的習慣,也是米粉們對小米產生重要黏性的原因之一。
小米手機5
2016年2月24日,小米手機5發(fā)布,這個時候離之前小米4的發(fā)布已經過去了19個月。稍加注意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小米5采用的是高通驍龍820平臺,其數(shù)字系列旗艦恰恰跳過了在2015年“燃燒”了一整年,坑哭無數(shù)手機廠商的“火龍”高通驍龍810,而本來想往高端市場沖擊一下的小米Note,特別用單獨一年來推廣,也被這條火龍波及——“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反之是否亦然我不知道,但隨后小米Note這條產品線屢屢受挫,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
雖然小米5系列躲過了火龍這個坑,但卻掉進了另一個坑:超聲波指紋傳感器,也是來自高通,用我的體驗來看,這個傳感器的表現(xiàn)四舍五入都可以說沒有,不用它手機的體驗感倒能翻倍……
2015年~2016年的小米正面臨一個生死存亡的關口。產品出問題并非關鍵,供應鏈上一直積累下來的問題在這期間徹底爆發(fā),“饑餓營銷”、“耍猴”之類的言論在此時到了頂峰。我記得當時在小米商城上大致看了一下,上架的80來個手機SKU中,有貨的僅20來個(年代久遠,具體數(shù)字可能存在偏差)。
2016年5月18日,雷軍以內部郵件的方式宣布親自掌管小米供應鏈工作,不久之后即成效初顯,搶手的小米5部分SKU很快進入了現(xiàn)貨模式,小米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在雷軍的親自掌舵下,慢慢度過了。
小米MIX
2016年10月25日,北大體育館,小米Note2發(fā)布,知名影星梁朝偉代言。在這場發(fā)布會的“One more thing”環(huán)節(jié),一款劃時代的產品亮相——小米MIX,我當時在臺下拍照,我身邊的小米員工說:“只是概念產品,不會上市”,但當最后小米MIX的價格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時,全場轟動了,因為誰也沒有想到在那個時候這款看起來如此夢幻的產品真的會上市。
LCD屏幕技術的全面屏設計、無膠榫卯卡扣式一體化陶瓷機身,哪怕是它有一枚放在角落、表現(xiàn)不佳的前置攝像頭,哪怕是它有一枚漏音嚴重、通話效果一般的懸臂梁式屏幕發(fā)聲單元,但整個市場對于小米MIX的追捧用瞠目結舌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上市之初竟能溢價到萬元!
智能手機市場正在同質化潮流下昏昏欲睡,小米MIX消費者和自己都打了一劑清醒針,至于它用的驍龍821處理器,完全不重要,這提醒了一直用配置打天下的小米:只要技術獨到,市場上你就可以稱王,小心翼翼定個3499元還怕沒人埋單?真的不存在的。
小米MIX的影響深遠:和它一起發(fā)布的小米Note2和大牌代言人發(fā)布之后就像被整個市場遺忘了一般——可憐的小米Note系列??;因為產品熱度超高,其陶瓷機身坯料鋯陶瓷需求量暴增,一度讓假牙行業(yè)材料緊缺;隨后的2017年,智能手機市場進入了全面屏時代,正面的額頭與下巴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屏占比”的數(shù)值飛漲;在小米人的心中,MIX三個字符從此走上神壇,以陶瓷為代表的機身后蓋材質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一直到現(xiàn)在,陶瓷依舊是小米極為鐘愛的材質,對其的運用也是相當嫻熟。
小米6
2017年4月19日,小米從成立至今的神作問世:小米6,它在小米歷史上的地位,就如同iPhone 6系列之于蘋果。在經過驍龍801的輝煌、驍龍810的火燙和驍龍820/821的平庸之后,驍龍835讓高通再次驕傲地昂起了頭,也造就了小米6的經典,到現(xiàn)在它還能跑得非常流暢。5.15英寸的LCD顯示屏配合圓潤的機身線條,尺寸大小手感都剛剛好,甚至稱得上可人,而180多克重的陶瓷尊享版更多了一分壓手的舒適,雙攝系統(tǒng)讓我首次對小米的影像能力有了明確感知,正面碩大且體驗優(yōu)秀的指紋模組,是非全面屏時代大下巴最后的倔強。
到今天,小米6還在我手上,也同樣在很多用戶手上服役,淘寶平臺還針對他們推出了RAM和ROM擴容的“續(xù)命”服務,都是為了讓這臺“釘子戶”能在再頑強一些——不曉得讓小米6用戶換機是不是已經成為小米產品團隊一個不成文的使命,畢竟最近兩年小米發(fā)布會上“小米6的用戶,你們可以換機了”已經成為半開玩笑半認真、地球人都知道的“老?!?。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6是小米數(shù)字旗艦系列第一次定價突破1999元的產品,2299元起步,最高到2999元。但它的熱賣,讓小米再次意識到:只要產品力足夠,1999不是桎梏,分分鐘可以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當然,還不能不提小米手機6透明探索版,這款非賣品的亮相,將小米6的熱度又拉高了幾分。
小米MIX 2/小米MIX 2S
2017年9月11日,小米MIX 2發(fā)布,在我看來,比起小米MIX,它更像是一個順應小米MIX熱度的改良版,更要命的是,小米6的大熱,讓它看起來更像個大號的小米6而已,所以,我覺得MIX二代產品的完全體應該是2018年3月27日于上海發(fā)布的小米MIX 2S。
驍龍845處理器帶給小米MIX 2S強勁的性能,更重要的是,雙攝系統(tǒng)的加入,彌補了MIX系列備受詬病的影像能力不足,小米手機影像戰(zhàn)略浮出水面,小米在“別人開辟的賽道上”開始發(fā)力。至此,小米基本確定了小米數(shù)字系列和小米MIX的雙旗艦戰(zhàn)略,而小米MIX 2/MIX 2S 3299元的起步價還低于一代產品的3499元,顯露出小米對“性價比”還尚存一絲糾結。
小米手機8
由于在2015年小米數(shù)字旗艦系列沒有更新,所以產品序號與小米公司的成立不太能對齊,因此2018年5月31日推出的小米手機8很重要的一個歷史使命就是“撥亂反正”——作為第7代小米數(shù)字旗艦,但型號卻帶“8”,就是要與小米8周年的時間線對齊。
從產品本身來看,我覺得小米8算是中規(guī)中矩,比如還是同時代最新的高通驍龍845處理器,在外觀造型上則走當時主流的輕薄路線,但這也造成3000多mAh電池的續(xù)航表現(xiàn)只能算是堪堪及格,而正是這條路線,為后續(xù)產品埋下了隱憂。對了,這款產品是在深圳發(fā)布的,對于習慣了總在在北京開小米發(fā)布會的我,感覺還挺新鮮。
但是,個人覺得小米8這一代最大的問題出在SKU上。2018年主流機型正處于屏下指紋技術的萌芽時期,因此小米8推出了實體指紋版、屏幕指紋版以及采用透明后蓋的透明探索版——而最后這個版本估計也是受到小米6透明探索版的啟發(fā)。我認為這款探索版是非常成功的,它為整個業(yè)界的手機造型帶來了一個新思路,可惜最后它在我手上的命運是后蓋爆裂,遺憾。比起小米6的定價,小米8更進一步,來到了2699元。
小米MIX 3
2018年10月25日,小米MIX 3發(fā)布。比起它在市場上引起的波瀾,可能其發(fā)布地點倒更能引起話題:故宮。比起之前的MIX和MIX 2S,小米MIX 3引起的市場熱度極為有限,智能手機形態(tài)探索的代價太大了……
小米手機9
2019年2月20日,小米手機9發(fā)布。在方方正正的小米8所采用的輕薄路線上,它再次向前一步,僅僅7.61mm的厚度和173克的重量,讓它拿起來用起來手感都好到爆。同時,影像也是它的主打,DxO 110分總成績、115分照片成績顯示出小米影像團隊的工作成果斐然。
這代產品也同樣推出了透明版本,可惜我沒有拿到……小米9的起步定價來到了2999元,這是一個標志性的時刻,小米數(shù)字旗艦由此將突破3000元的心里關口,下半年更新發(fā)布的5G手機小米9 Pro,定價為3699元——5G讓手機更貴已經成為一個既定事實。
(這里沒有發(fā)布會照片,我在醫(yī)院躺著呢)
然而,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的小米9卻有一個致命傷:3300mAh電池應付驍龍845已是堪堪夠用,但在更強悍的驍龍855面前卻是力不從心,以至于我后來看到小米9用戶時,都會非?!瓣P(que)切(de)”地問一句:“你每天充幾次電?”
而這個“梗”,在后續(xù)小米新品發(fā)布會上也會被時不時拿出來調侃幾句。是啊,想要漂亮,就得付出代價不是,更何況功耗飛漲的5G時代到來了。小米手機團隊在回顧這款短板和長板都很明顯產品時曾說過說:“正是在這款手機上我們做高端產品的能力被構建出來了,平衡新技術、成本、呈現(xiàn)、體驗的能力也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小米手機10
2020年2月13日,這是非常時期中的一天,小米10周年的旗艦產品發(fā)布了——小米10系列。這是小米首次在數(shù)字旗艦系列的發(fā)布中采用了高低搭配,而非之前有過的Plus。比起產品本身,這次發(fā)布會更是開了大型線上發(fā)布會的先河,這一點可能更需要被我們記住。
在全國封閉抗疫的大環(huán)境之下,小米經營多年的線上模式在此時大放異彩,產品的發(fā)布銷售售后全都可以通過線上渠道展開,即使它的定價達到小米數(shù)字旗艦前所未有的3999元和4999元(Pro),但火爆的銷售讓小米真正感覺到品牌高端戰(zhàn)略的開局真的不錯。
而在小米10家族中,我最鐘意的產品卻要屬2020年8月11日發(fā)布的小米10至尊紀念版,即小米10 Ultra。盡管它的起步定價就是5299元,但市場對它的追捧卻有些出乎小米的意料——經過幾年的努力,小米10 Ultra成為小米史上影像能力最強的產品,以130分的成績登頂了DxOMark榜單,此外還有全套的快充解決方案搭載。無論智能手機發(fā)展到何時,產品的技術含量才是最能打動消費者的,特別是小米品牌的擁躉。
小米手機11
讓人想不到的是,在小米10 Ultra熱度尚高之時,采用高通驍龍888的小米11在不到5個月時間就更新了——這是供應鏈競爭的結果,只有2020年12月28日在那個時間點發(fā)布,小米才能給自己留住驍龍旗艦平臺首發(fā)的名頭。
其不在包裝中附帶充電器在發(fā)布之時引來了不小的討論,現(xiàn)在來看這已然成為趨勢。當然了,和小米10一樣3999元的定價,意味著后續(xù)還會有更強的小米11家族成員登場。
2021年3月底,小米科技園,一場,不,應該說是上下半場的發(fā)布會又是開創(chuàng)了產品發(fā)布的先河。3月29日,小米11 Pro和小米11 Ultra正式發(fā)布,特別是后者,以整個業(yè)界無出其右的造型,讓小米手機的影像能力一時之間達到行業(yè)頂峰。
5999元起步,6999元封頂,將小米對高端市場的渴望彰顯得淋漓盡致。到2021年5月21日,小米官宣小米11系列全球銷量突破300萬臺,并拿下國內4000~6000元價位段安卓手機銷量的第一名。
小米MIX 4
在折疊屏形態(tài)探索道阻且長的時候,屏下攝像頭技術則成為傳統(tǒng)形態(tài)智能手機解決全面屏的最后一役。作為全面屏形態(tài)的開創(chuàng)者,小米MIX 4在這項技術即將大規(guī)模商用的前夕發(fā)布,以示自己在該領域的地位與尊嚴。
雖然在小米11 Ultra的光環(huán)下,小米MIX 4已經沒有初代MIX亮相那份驚世駭俗的驚艷,但用CUP屏下攝像頭技術、一體化陶瓷機身、小米史上最強充電方案、UWB通信等一系列前沿技術武裝起來的小米MIX 4,還是在全力以赴維護著自己的與眾不同和獨樹一幟,它想以這種方式告訴世人:以探索之名出世的MIX,一直,并將永遠在探索的路上前行。
寫在最后
由于歷史久遠,本文所涉及到的時間點、事件不敢保證完全能迎合每個人的記憶和觀點,我也知道,小米從誕生到今天,爭議從未停止。但無論我們怎樣認為,一個誕生10年的公司,能以這樣的速度達成如此體量和全球市場地位,能在中途最危機的至暗時刻扭轉乾坤,這樣的成果和經歷,都值得“欽佩”二字。10歲的小米再出發(fā),站穩(wěn)全球第二,謀位全球第一,我相信這不會是“野望”!
來源:eFashion新潮電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