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免費模式近期終結,正式邁入收費時代。從2019年2月1日開始,任何Android手機只要在歐洲激活,都要收取授權費?;蛟S這一舉動對影響手機行業(yè)格局影響不大,畢竟Android的霸主低位無法撼動。不過,這可能會對目前尚不明朗的全球智能汽車操作系統市場產生震動。
老人新貴
全球汽車操作系統就像是2010年左右的手機操作系統。有塞班、BlackBerry OS這樣垂垂老矣的老人,也有iOS、Android、Windows Phone這樣的新銳。從全球范圍來看,目前市面上較為主流的汽車操作系統一共是五款。
1、WinCE。微軟1996年微軟發(fā)布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市場的產品,基本只能看做是車載主機、車載導航或者車載娛樂系統。
2、QNX。黑莓旗下全資子公司,承擔黑莓業(yè)務中操作系統、汽車軟件、M2M、物聯網IOT及云計算等核心業(yè)務內容。
3、Android。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龐大的手機群體,為其OS開發(fā)了數之不盡的應用,可以迅速實現移植,而且在汽車上也能快速建立起軟件生態(tài)。
4、AliOS。阿里開發(fā)的汽車操作系統,并基于AliOS推出了斑馬智行的方案。這套系統完全針對汽車駕駛場景從底層開始自主研發(fā),從2014年投入研發(fā)開始,至今已經有近5年時間,代表企業(yè)有上汽、福特、東風雪鐵龍等。
5、Software。特斯拉開發(fā)的汽車操作系統SoftwareV9.0,在2016年9月特斯拉曾經推出過V8.0系統。
格局生變
和八年前中國在手機操作系統競爭的羸弱不同,今天的中國智能汽車市場的復雜性以及Android收費帶來的全球市場不確定性,正讓汽車操作系統的格局撲朔迷離。
中國互聯網公司和汽車企業(yè)之間的合作也更頻繁、深入、密集、平等,而不像歐美市場汽車廠商可能主導著智能汽車的研發(fā)。
因此,在中國,汽車操作系統的格局正在一點點發(fā)生變化。
首先是汽車軟件、生態(tài)價值越來越高,消費者會倒逼汽車軟件生態(tài)的升級改造。麥肯錫報告數據顯示,當前軟件在整車價值中占10%左右,到2030年將占整車的30%。
其次,Android雖然注定了會在汽車操作系統占據一席之地,同樣卻面臨大量挑戰(zhàn)。Android的付費模式開啟同樣給了很多汽車廠商警醒,按照一部600美元的手機收費40美元授權費的邏輯看,一部6萬美元的Android汽車是不是可能要收出更多授權費?Android可以在歐洲收費,是不是同樣可以在亞洲收費。中國企業(yè)必須未雨綢繆做考慮。
其三,中國本土汽車操作系統有了更大市場空間和發(fā)揮余地,甚至還在開拓海外市場。雖說目前AliOS從規(guī)模來看,和Android汽車相比可能并不占據優(yōu)勢,但自AliOS第一次在量產車上進行大規(guī)模商用至今也有超過2年時間,已同榮威、名爵、大通、東風雪鐵龍、福特、觀致等多品牌展開了合作,而且還提供了比Android更可靠、同樣自由的定制邏輯,它已經在全球汽車市場嶄露頭角。
光榮與夢想
過去幾十年,中國企業(yè)以及中國科研界一直在攀登操作系統這個互聯網、科技領域的“哥德巴赫猜想”。這是幾代中國科研人和企業(yè)家的光榮與夢想。
未來全球汽車操作系統市場的競爭無非是這幾點因素:生態(tài)規(guī)模、系統開源、服務內容。
其一,生態(tài)中有多少廠商參與。全球汽車市場廠商有限,廠商之間的爭奪會成為硬碰硬的刺刀戰(zhàn)。阿里和上汽成立斑馬智行的目的,其實也就是讓自家的系統生態(tài)不再給生態(tài)廠商一家汽車廠商獨占的印象,而是讓它成為汽車領域的開源系統,被更多廠商所采用。
其二,系統是否開源可定制。汽車是一種個性化的產品,每一家汽車廠商都需要在軟件、系統層面構建自己的差異化。這方面Android天然具備優(yōu)勢,而AliOS支持汽車廠商根據自身需求、品牌定位和產品策略進行深度制定,恰恰通過另一種手段和Android形成了競爭。
其三,支付、地圖、購物、娛樂等內容的豐富程度。Android在這方面當然足夠豐富,但是碎片化和移植帶來的不適配同樣導致了豐富之外的問題。AliOS有支付寶、高德高精地圖,以及阿里生態(tài)內的娛樂、購物體驗,這些體驗可以得到生態(tài)內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