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專業(yè)的高材生
1980年9月,褚以人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現(xiàn)在各理工大學的技術物理系都很熱門,因為這是培養(yǎng)IC設計人才的搖籃,但在那個時候,尤其是物理系,很多培養(yǎng)的是教師和基礎研究人才,而北大的這個專業(yè)的主要研究領域更是核物理,在我們國家為兩彈一星作出貢獻的人才中很多都出自這個系。
例如:錢三強(193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預科)、郭永懷(193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物理系)、陳芳允(1938年西南聯(lián)大物理系畢業(yè))、于敏(195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物理系)、周光召(1953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yè))等等都畢業(yè)于北大。如果不是以后的一次談話,褚以人的人生也許就永遠和我們國家核物理發(fā)展綁定了。
四年的大學期間,他利用北大圖書館豐富的藏書如饑似渴地學習,除了本專業(yè)學習外,他還學習了哲學、心理學的課程,回憶這些學習,他認為這些學習對以后的設計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他92年以后還曾在美國學習過,對比中美大學教育的不同,他認為:“目前本土教育設施已經(jīng)很先進了,但是在教學方法上還有差距,對于工科學生,一定要注意在校期間培養(yǎng)自己的設計能力?!彼€特別強調,這個設計能力不一定是接項目,通過拆解或模仿,可以學習電子產(chǎn)品的開發(fā)。
北大畢業(yè)后,因為成績優(yōu)異,他進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在這個曾經(jīng)給我們國家核物理事業(yè)帶來輝煌的地方,完成了從高校到社會的轉變。他和那些令人景仰的老科學家一起推動我們國家微觀粒子的研究。
他先是從事軟件開發(fā),之后進行有關計算機應用方面的設計,如數(shù)據(jù)采集以及利用計算機進行分析和處理。沒有多久,他就參與我國高速正負電子探測器的項目研究,并做出重要貢獻。這個項目后來獲得國家科技成果特等獎,褚以人本人獲得三等獎,1988年10月,時任軍委主席的鄧小平還接見了項目組全體人員。在這次接見中,鄧小平同志發(fā)表了“中國必須在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講話。褚以人回憶說:“鄧小平給我們指出‘21世紀是高科技的世紀,中國必須在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些話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痹谥锌圃汗ぷ髌陂g,褚以人一直跟蹤并了解最先進的技術,他了解到外國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并意識到在中國也會有同樣的發(fā)展。他認為未來計算機必然會成為電子設計中的中堅力量。
1988年以后,全民經(jīng)商的熱潮席卷全國,這股熱潮自然也沖擊到了中科院。1989年,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所長的柳傳志正式成立聯(lián)想集團。而褚以人也在同學的鼓動下和他們一起成立了北京高登公司,從事安防產(chǎn)品的設計。由于第一次從事設計,還沒有商業(yè)意識,他們設計的產(chǎn)品在量產(chǎn)時遇到了困難,制造成本太高,無法獲取商業(yè)利潤。最后他們不得不將設計賣給其他公司。雖然在這個公司僅工作了一年,但是在這個公司工作的經(jīng)歷卻深深影響了他以后的人生發(fā)展。正是在這個公司,他認識到軟件對硬件設計的幫助,并想到要是有一種能集成的器件,會讓設計硬件設計簡化很多。
一次改變?nèi)松恼勗?nbsp;
1992年6月,褚以人考入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物理專業(yè)。到了美國以后,美國半導體市場集成電路的發(fā)展和應用讓他感觸很大,因為當時美國集成電路的發(fā)展水平遠遠超過中國和其他國家,這讓他產(chǎn)生了攻讀集成電路設計的想法。恰好這個時候,他的一位在德州攻讀物理學碩士的朋友來看他,這位朋友雖然已經(jīng)獲得了碩士學位,卻又開始去攻讀集成電路設計,這個舉動無疑幫助他下了最后的決心,于是他決定改專業(yè)攻讀混合集成電路設計。
回憶這個決定,他表示導致作出這個決定的最終原因還是自己的興趣,因為他其實自己從小時候就喜歡電子方面的東西,在小學的時候就用晶體管搭成過收音機、音頻放大器等,還制成了通話距離超過20米的對講機。他也承認其實他大學的核物理專業(yè)主要是受家庭的影響才選擇的。
1994年,研究生畢業(yè)的他進入飛利浦半導體公司美國公司,從事 RFIC設計工作。當時,高通公司剛剛確定CDMA技術,因為當時高通的IC設計能力不強,所以它找到TI等半導體巨頭,想一起合作開發(fā)CDMA基帶技術,但是TI這些公司都拒絕了高通,無奈之下,高通找到飛利浦半導體,飛利浦洞察到CDMA技術在未來有發(fā)展前景,就答應和它一起開發(fā)CDMA技術。而褚以人所在的部門就負責CDMA模擬基帶芯片的設計,經(jīng)過一年多的研發(fā),他與Robert G, Meyer博士合作完成了全球第一顆2.7G的CDMA基帶芯片的設計。之后又對改芯片進行了改良,到97年后進行了量產(chǎn),以后,這款芯片被大量應用到高通的CDMA手機上。之后,他主持并直接參與了高清晰度電視圖像處理芯片、第二代計算機三維圖像處理芯片、LCD TV格式轉換及顯示控制芯片等多顆大型SoC芯片的設計及研發(fā)工作。
轉行
1998年,一家做電源管理芯片的公司走進了褚以人的生活,這家叫VOLTERRA美國公司主要從事高精度電源管理IC的設計。打動褚以人加盟這家公司的是他們在電源管理方面有獨特的新技術,他表示這個公司是在全球第一個開發(fā)用數(shù)字電路做多相位電源管理芯片,他認為這些新技術的掌握對未來個人設計生涯發(fā)發(fā)展很有好處,所以離開飛利浦半導體加入了這家名氣遠比不過飛利浦的小公司,在擔任電源管理設計主管期間,他首創(chuàng)在電源變換芯片中使用開關電容的設計理念,擺脫了傳統(tǒng)的使用補償電容設計思路,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響應速度。這家公司后來在04年上市,其產(chǎn)品至今應用在CPU、高檔顯卡上。
在這家公司工作期間,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在工藝上突飛猛進,已經(jīng)從0.35um進入0.18um節(jié)點。CPU開始出現(xiàn)3.3V和1.8V雙電源電壓,而且隨著電源電壓的降低和電流的提升,市場呼喚新的電源架構,一種稱為“Adjacent power supply”開始出現(xiàn),當時Intel根據(jù)這個理念將電源管理、存儲器和CPU封裝在一起做成CPU模塊,這個做法一直沿用到今。電源芯片工藝上的進步給他帶來很大震撼,而對工藝他以前幾乎是一無所知的,怎么辦?
1999年10月,特許半導體美國公司迎來了一位新同事,他就是褚以人,他認為學習工藝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晶園廠,而在特許的經(jīng)歷確實給他以后的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礎。由于他主要負責市場開拓,這讓他有機會從宏觀角度了解了其他半導體公司做從事的設計項目,是怎么從事設計并積累了市場開拓的經(jīng)驗。初到公司的他,很注意學習。他注意對一個設計公司來說,一個新工藝從提出到設計要做很多工作,比如要建一個針對這個工藝的元器件庫,要做好多驗證的文件等,一般來說在當時這都是由設計公司一個CAD工程師,一個foundry relation和一個layout工程師組成的小組來完成這些公司,平均來說,從定下工藝點到開始設計,整個過程要花3個月,但是這個工作所有Fableless公司來說是同樣和重復的,因此他建議不如由Foundry來做一個統(tǒng)一的流程。根據(jù)這個想法,他組織開發(fā)的模擬電路設計平臺,將第一次從設計到投片的周期縮短了50%, 為特許贏得了眾多客戶。后來,Cadence公司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商機,目前在用的很多工具就是由Cadence公司提供的。
創(chuàng)業(yè)
如果一個設計工程師已經(jīng)具備了深厚的技術積累,此外,他還有洞察市場先機的能力,他也有市場經(jīng)驗,他還有很多好的幫手,那他下一步應該干什么?創(chuàng)業(yè)!這是很多人的自然想法,不過,很多人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