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輪電動車,市場爆發(fā)正當時?
霧霾讓我們日益關注環(huán)保,目前大家都非常關注新能源車市場,不過我們似乎忽視了目前一個龐大的電動兩輪車市場。
霧霾讓政府促進新能源車發(fā)展
隨著霧霾等惡劣天氣對人們造成的影響,柴靜一部《穹頂之下》和APEC藍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環(huán)保成為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汽車則成為大家指責的一個對象,北京等各個城市出臺了限制機動車在空氣污染嚴重時出行的措施。
在各地對傳統汽車采取限行和限購等措施的時候,政府正采取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鼓勵人們購買新能源汽車甚至直接給予補貼,2013年國家展開了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推廣計劃,在政府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車開始大發(fā)展。
華爾街追捧新能源汽車概念,生產新能源汽車的tesla公司12個月內暴漲12倍,美國的蘋果公司也高調宣傳進入新能源汽車業(yè)。2014年,全球市場銷售35萬輛電動汽車,同比增長56.78%。
據賽迪的數據2014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增長超過5倍,達到8萬多輛。這一年,除了原來傳統的汽車企業(yè)上汽、奇瑞、比亞迪等生產電動車外,樂視這些互聯網企業(yè)也開始介入這個行業(yè)。
2014年11月國家四部委正式成立聯合調查組,深入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進行調研,對推廣完成情況較好的城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獎勵力度,對存在地方保護、推廣情況完成不佳的城市予以警告。
兩輪電動車市場龐大
目前電動車續(xù)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是電動汽車的缺點,進行長途旅行的話使用電動汽車是非常不方便的,每隔幾十公里就要充電半小時那是不可想象的,“里程焦慮”阻礙著電動汽車的發(fā)展,電動汽車在猛增5倍的熱潮背后,人們對電動汽車的需求進入理性期,而Tesla因為中國銷量不佳對其中國機構大幅裁員約三分一?;蛟S電動車是目前更適合介入的市場。
普通人的生活半徑是家庭、學校、單位,一般情況下兩輪電動車充一次可以行駛約四十公里,足夠滿足一天的使用?,F實的情況證明了這一點,2013年中國的電動兩輪車存量就超過了2億部,年產銷超過3000萬部,相比之下電動汽車在經過政府的強力刺激下中國去年前11個月的銷量不過5.3萬輛,可見電動兩輪車的市場容量要比電動汽車大太多。
2014年電動兩輪車品牌淘汰加劇,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馬太效應明顯,已有如奧斯貝爾、速力、格蘭得等中小品牌倒閉,出現了首個年銷量400萬的品牌。這個時候有利于高品質電動車品牌的成長,而技術落后質量不過硬的品牌將會繼續(xù)被淘汰!
早在2012年美國市場銷售的電動兩輪車有約九成來自中國,推出兩輪車有利于進入美國這個高價值市場,而目前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剛開始,還面臨著不少風險。美國將電動兩輪車視為自行車,一些政府部門及環(huán)保團體提倡市民使用自行車出行,為此對自行車提供最高可達4000美金的補助,而在城市里有多種多樣的自行車道,例如加利福尼亞的戴維斯州是一個6.5萬人的小城其自行車道卻長達100英里,有17%的市民使用自行車上班。
電動兩輪車熱銷的原因
目前兩輪電動車非常便宜,一般也就2000元上下與一部小米手機的價格相當,國產的電動汽車一般也要數萬元,而美國Tesla的電動汽車高達77萬元,低廉的價格讓電動兩輪車在國內外都受到大眾的歡迎。
電動汽車在城市擁堵情況日益加劇和停車位難找的情況下,發(fā)展受到限制,而且一般的家庭購買汽車偶爾有需要用于長途旅行,而目前情況下因為缺乏充電樁是無法使用電動汽車進行長途旅行的,而在城市里起通勤作用的話兩輪電動車靈活機動的優(yōu)點尤顯突出,或許這也正是tesla在中國銷量低迷的原因。
作為通勤用車,電動車的使用成本比燃油車便宜太多。據行業(yè)內的調查,電動出租車每公里使用成本只要0.17元,燃油出租車每公里使用成本0.72元,可見電動車的使用成本要遠遠低于燃油車。
城市的霧霾問題讓政府日益重視環(huán)保,各國應會持續(xù)推廣使用新能源車,不過交通擁堵、充電技術和續(xù)航問題讓電動汽車的發(fā)展前景恐怕難言樂觀,而電動兩輪車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市場,目前介入這個市場應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