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外媒報道,最新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自動駕駛汽車面臨的問題遠比人們想象中的來得更復雜。調查結果顯示,許多人希望自動駕駛程序能將車禍的傷亡人數(shù)降到最低--即便要犧牲掉車內的人。這時候,問題就來了,雖然人們希望汽車能由程序控制,但真讓他們坐進去他們又不愿意了。人就是一個矛盾體。上面出現(xiàn)的這種情況則可以回到《101個道德規(guī)范》中的“電車難題”。
“電車難題”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一個瘋子把五個人綁在電車軌道上,此時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開去,不過在你的面前有一根拉桿可以讓電車改變軌道,這樣這五個人就能活下來,但你卻得犧牲掉自己。這時候,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該項研究論文的聯(lián)合編寫者、MIT教授Iyad Rahwan說道:“大部分人都希望能生活在一個能將車禍傷亡最小化的世界里。而與此同時,每個人卻又希望自己乘坐的汽車能夠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他們。”
這個問題是谷歌、特斯拉以及其他正在研發(fā)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車禍無法避免,那么汽車在這種情況應該怎么回應呢?是撞上正推著一輛嬰兒車的媽媽?還是讓車撞向旁邊的護欄犧牲掉司機呢?顯然,這個問題當下還無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