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bet旗下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tnamics)近日展示了最新升級版的Atlas人形機器人,視頻中的Atlas步履穩(wěn)健,搬磚不含糊,被歹毒研究員捅倒還能堅強地爬起來……
看完視頻的你“嗯哼”一聲就要關掉瀏覽器了嗎?不不不,你要知道人家辛辛苦苦把它做成能靠雙腿行走的機器人不只是為了逗你玩兒。今天的人形機器人早已走過了“左手右手慢動作”的低級階段,在實際應用中,他們已經侵入軍事、航天、護理、娛樂等等領域,和人類一樣工作。快來看看全球頂尖的人形機器人都已經 “進化”到什么地步了。
野心Atlas :試圖改變未來戰(zhàn)爭
還記得去年圣誕駭人的雪橇狗Spot機器人吧?它同樣是出自波士頓動力之手,這家公司兩年前被谷歌收購,在此之前一直與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有密切的合作關系。
谷歌雖然一再表示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消費者市場,但也不得不尊重波士頓動力與DARPA的“舊情”。Atlas系列機器人就是波士頓動力與DARPA合同中的一部分,因此準確來說,Atlas并非“谷歌出品”。
與此同時,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大軍則在改變未來戰(zhàn)爭的野心之路上一路狂奔,而且一個比一個生猛。
他們先是在DARPA資助下為美軍設計了一款用于戰(zhàn)地運輸?shù)?ldquo;大狗(Big Dog)”機器人,后來因為被美軍嫌棄太吵而轉入技術儲備。隨后就有了圣誕節(jié)駭人小狗Spot,Spot相對輕盈安靜,但負重能力遠遠不及大狗機器人,美軍看完后依然給出了“然并卵”的評價,于是小狗也沒能上戰(zhàn)場??赡苤钡紺heetah出現(xiàn),DARPA才稍稍松了口氣,這款全世界奔跑速度最快的四足機器人時速可超過29英里,你們感受下~
講半天還是在講狗。接下來這家伙總算是雙足站立了,名叫“Petman”,但是親愛的,你一定不想要一只如此猙獰的無頭“寵物”。
Petman真正的作用是,接受化學防護服測試,它可以模擬士兵在各種極端壓力下可能做出的動作,并以此測試防護服的耐用性。
另一款人形機器人就是昨天刷屏的Atlas了。Atlas高5英尺、重18磅,除了在復雜地形上直立行走外,還能承擔搬運任務,就連被人撂倒后,都能若無其事地站起來。依照公司研發(fā)四足機器人的路子,Atlas下一步估計就該狂奔了……
暖男Asimo :想當英雄然而還不夠勇猛
說到狂奔,由本田公司研發(fā)的第11代人形機器人Asimo,倒真是目前為數(shù)不多的可以奔跑的雙足機器人。2000年Asimo首次亮相,那時可以直立行走的Asimo對科技界來說已經是個不小的驚喜。2005年,Asimo做了一次更新,此后就真正get了奔跑的技能,速度可達6公里/小時,此外,Asimo還能倒退走、單腳跳躍、雙腳跳躍,能同時與3人進行對話,并完成倒水、托盤等基本動作。
Asimo這么能干難道也要去打仗嗎?和Atlas相比,Asimo可能要 “暖男”得多,它的定位是救援。然而當年福島核電站發(fā)生事故時,Asimo并沒有在萬眾期待中參與救援任務。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本田一開始就清楚 Asimo的局限,他們并不是要把Asimo打造成可以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直接參與救援的機器人,而是主要用于辦公場所,當災難發(fā)生時為救援提供協(xié)助。不過據(jù)報道,本田也在致力于研發(fā)能夠直接用于救災的其他機器人。
學院派iCUB:外表天真內心深邃難測
接下來要說的這款機器人,智商可能不是最高,潛力卻不小,因為它的使命是:測試機器人是否能具備人類的認知學習能力。
iCUB由意大利RobotCub Consortium公司發(fā)布,集合了歐洲多所大學的頂尖科學家,花了4年時間750w英鎊共同開發(fā)完成。推動這一機器人誕生的假設是,擬人操縱對人類認知的發(fā)展有很大作用,比如嬰兒就是通過肢體與感官完成與周圍環(huán)境及其他人類的互動,并從中學會各種技能,因此嬰兒內在行為模式的建立,與它本身所有的人的形態(tài)大有聯(lián)系。
而iCUB要測試的,就是人形機器人是否也能像嬰兒一樣學會人的技能,在2014年iCUB發(fā)布10周年的宣傳片中,我們看到iCUB已經能完成諸如搬箱子、敲鼓、指認圖形、玩智力迷宮等動作。另外據(jù)Mail Online報道,iCUB可能已具備表達情感及識別人類語言、動作的技能。
逗比軟妹Pepper:只要你不介意雞同鴨講
去年年底,軟銀在日本發(fā)售了Pepper機器人,1000臺機器人在一分鐘那個站內搶購一空。這款被定位為社交伴侶的機器人,并不能協(xié)助人類處理一般性事務,如做家務,但講笑話、教學甚至是協(xié)助家人朋友間的溝通則是它的拿手好戲。
Pepper不僅被贊顏值高,而且還能說日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而它的殺手锏,則是被外界廣為宣傳的情緒識別能力。例如,當主人一臉疲倦地回到家,Pepper就會播放一首主人最喜歡的歌曲,讓他放松心情。
不過,IEEE Spectrum的一名記者在軟銀研發(fā)伙伴Aldebaran公司總部體驗過后寫道:[!--empirenews.page--]
在看到我和Pepper雞同鴨講了一會兒后,一位員工終于大發(fā)慈悲地教我要怎樣改善與機器人溝通的方式:在與Pepper講話的時候,必須看著它的臉,并且咬字清晰。之后,當我再問Pepper同樣的問題時,它答道:“我可以做很多事,因為設計我的工程師很聰明。”
唔,不過還真有能上天的呢。
想給宇航員省時間的Valkyrie,宇航員還沒時間搭理它
NASA的Valkyrie一出生就注定不平凡,因為NASA決定把他們送上火星。
據(jù)IEEE Spectrum報道,NASA對Valkyrie的期待是,讓它作為“先行者”登上火星建立基地,在一開始最艱苦的條件下打點好一切,然后等待人類宇航員前去與他們一同工作。這樣做的好處是,NASA不僅可以節(jié)省下用以維持人類生活的復雜裝置,還可以不考慮時間成本,想讓機器人在火星上呆多久都沒問題。
如果這些都能實現(xiàn),宇航員的工作效率確實可以大大提高,他們可以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但眼下,國際空間站里的宇航員們正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有時間去設置這些本該幫他們節(jié)省時間的機器人,攤手~
嗯,我承認這些機器人都很牛,但還是決定用虎嗅的一篇文章作結:跟谷歌機器人Atlas比,你們那不叫機器人,叫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