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改大棋
棋盤小天地,天地大棋盤。
電改天地恰似棋。經過30余年改革開放,我國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好吃的肉都已吃盡,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同樣如此。2002年電力市場化改革以來,初步實現(xiàn)了廠網分開、主輔分離,但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等既定任務并未得到實質推進,深水區(qū)的前進路模糊不清。關于電改的爭論延宕有年,何時才是對的時間、如何才是對的方式?當前,電力行業(yè)本身蘊蓄了改革需求,社會大眾對改革充滿了期待,而深入成熟的理論研究又可為改革提供有力支撐,時機或已足夠成熟。正如楚河漢界兩軍對壘,電改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電改不同路線鼓吹者之間……無形但現(xiàn)實的較量在所難免。
頂層設計,恰似規(guī)則制定。棋盤之上,后方,將帥坐中央,各邊士相馬車,當間炮列兩側,前方兵卒為先。行棋規(guī)則也很明了,“馬走日,相飛田,小卒一去不回還,炮打隔山子,車殺一溜煙,老將不出門,士要走斜邊”?,F(xiàn)實中,或許會有人為車和炮打抱不平。在單子對比中,車戰(zhàn)斗力最為強大,卻遠離中心;力量同樣強勁的炮,被發(fā)配了邊疆;士相力量弱小,外不能殺敵,卻被團結在最中央。其實,各有其位,各有其職,各有其能,失掉士相則后方不穩(wěn),前方又怎能取勝?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無五音難正六律,規(guī)則制定是對弈基礎。再觀電力體制改革,時光易逝,形移勢變,曾被視作綱領性文件的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方案》,面臨重新定位,或堅持,或修訂,或拋棄。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或將是核心中的核心。法律支撐也是其題中應有之義。
尋找切入口,恰似起著選擇。時至今日,電改似成刺猬,下手之處頗難確定。尋找切入口,成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取得實質進展的關鍵任務。對弈起著,各有不同。有架當頭炮的,取進攻姿態(tài);有飛相守中的,傾向于防守;也有出兵、躍馬等著數(shù),不一而足各取所愛。電改將如何取勢,激進還是以穩(wěn)為重?轉變政府職能、破解行政壟斷為先,還是輸配分開、打破電網壟斷為要,抑或從用戶側入手、開放大用戶選擇權,或著重理順電力價格形成機制?不同選擇,形成不同格局,開啟不同局面。切入口的正確選擇,將帶出順風順水的開局階段。
部門合力,恰似協(xié)同作戰(zhàn)。棋過開局,即入中局,為主體扭殺階段,乃勝敗關鍵。而后進入殘局,最后的攻堅階段。全程上下,協(xié)同作戰(zhàn)不可或缺,單兵冒進難有大成。即以車論,雖然驍勇善戰(zhàn)、厲害無比,然單車難破雙馬、雙炮,甚至難破雙兵。同樣,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系統(tǒng)對待。一方面,各相關部門之間需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僅靠某個或某幾個部門,或獨力難支,或舉步維艱;另一方面,各項改革任務之間需要協(xié)同推進,單項改革任務難以獨立遠走。不僅事關意識,還關技術、技巧,更關矢志不移的堅持。而合力的形成,或許離不開制度震懾。
棋局之旁,除卻對弈者,還有觀戰(zhàn)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