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之下,汽車制造商已推出了許多有用的改良,像是自動調節(jié)音量技術(AVC)或關閉天窗機制,但可能許多人都有這個疑問,為什么還沒有相關發(fā)明來防止小孩在車中熱死的事件發(fā)生?
父母在載著小孩出門買東西,卻把他忘在車上導致悲劇發(fā)生,肯定是讓人難以釋懷的痛。
其實有一些車商已經注意到這項需求,并且開始進行相關研究發(fā)展,CNET 報導指出,通用汽車(GM)就有推出后座提示功能(Rear Seat Reminder),日產(Nissan)也計劃在明年推出類似的后座門警告功能(Rear Door Alert)。
這兩個系統(tǒng)都是透過物聯網傳感器確認后座門的打開情況,如果在行程開始之前后座門有打開過,結束時卻沒有打開,警告的燈示或聲響將出現,要求駕駛檢查后座區(qū)域。
美國參議員 Richard Blumenthal 目前正在推動立法,希望規(guī)定 2019 年以后出廠的車都必須具備這項功能,用以減少類似意外的發(fā)生。
不能否認立意良善,但這樣的功能真的有用嗎?從每天早上的鬧鐘習慣就可以知道,人們總是會忽略重復的一般提醒,更別提系統(tǒng)可完全由駕駛決定開啟與否──一個習慣在后座放行李的人,很有可能會關掉這項功能。
與車子的其他技術相比,開發(fā)“防止小孩被忘在車上”的功能相對來說比較沒有受到重視。
相較之下,英特爾和福特在 2014 年想出的Mobii可能更聰明。透過車體安裝的監(jiān)視鏡頭,Mobii 原型機可透過圖像辨識功能,區(qū)分出看到的是一個背包或孩子,進而產生引人注意的警報,但這項系統(tǒng)仍在研發(fā)中。
新創(chuàng)公司 A Life 也在為類似的物聯網裝置開發(fā)募資,打算將重量傳感器和傳送器裝在兒童座椅上,再將接收器放在駕駛座旁,一旦偵測到駕駛離開汽車、孩子沒有,用戶的手機就會出現警告,如果用戶忽略了,系統(tǒng)會進一步發(fā)送給其他監(jiān)護人警告訊息。
盡管一些廠商已開始研發(fā),但與其他產品技術相比,此相關技術的發(fā)展投入似乎明顯較少,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CNET 指出,除了研發(fā)必須考慮到許多環(huán)境因素之外,安全性的優(yōu)先程度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把小孩忘在車里的情況,近年則被冠上“忘記嬰孩綜合癥”(Forgotten Baby Syndrome)的名稱。
根據圣荷西州立大學 Jan Null 教授的估計,美國平均每年約有 37 個孩童熱死在車中,其他約 18 名孩童因類似的新技術獲得拯救。這是非常令人難過的意外,但這些人數大約只占 2016 年汽車死亡人數的 0.05%。
另一個理由則是出于風險管理考慮。截至目前為止,車商對類似意外的事故還沒有任何責任,但只要類似的產品安全技術出現,伴隨而來將是許多責任訴訟,無論是功能“沒辦法長時間運行”或“沒辦法讓駕駛馬上理解”,都可能讓車商惹禍上身。
除了這些可能的原因之外,美國汽車制造業(yè)聯盟(Alliance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認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理由:新技術總是搭載在新車上。聯盟指出,搭載在新車上那些有助防止意外的新技術,最需要的新手父母可能永遠也無法接觸到,因為他們通常傾向購買舊車。
那么,新手父母究竟該如何防止類似意外發(fā)生呢?這可能聽來有點傷人又很真實,但聯盟給了一個簡單的建議──把手機放在小孩背上,因為人們可能會忘記小孩在車內,但總不會忘記帶著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