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波IDM廠擴大委外代工,臺積電(2330)受惠最大,聯電(2303)及世界先進(5347)亦可望分杯羹。
過去IDM廠將訂單交給晶圓代工廠代工,主要是因為自有產能不足,所以一旦進入第4季傳統(tǒng)淡季,委外代工訂單一般來說均會出現急凍現象。不過,今年IDM廠委外釋單一波強過一波,第4季更有擴大下單現象,原因正在于IDM廠在金融海嘯后關閉自有晶圓廠后的轉單效應,已經開始正式發(fā)酵。
不同于過去IDM廠釋單幾乎集中在65奈米以下先進制程,此次IDM廠擴大委外下單,還包括了0.25微米至0.13微米的成熟制程。業(yè)者表示,IDM廠關閉的6寸廠或8寸廠均是成熟制程產能,所以近期隨著自有晶圓廠陸續(xù)停工,訂單也開始交給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晶圓代工廠代工生產,若再加上原本就委外的65奈米或40奈米訂單,臺積電自然是IDM廠擴大委外風潮下的最大受惠者。
再者,IDM廠自今年以來一直面臨產能不足問題,且隨著景氣走向復蘇,仍沒有復工的計劃,由于明年上半年是IDM廠關廠的高峰期,因此臺積電第1季來自IDM廠的委外代工訂單不減反增,是讓臺積電明年首季營收淡季不淡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了因應IDM廠的委外代工需求,臺積電明年資本支出中,也將調撥逾1成比重(約5億至7億美元),用來擴充8寸廠成熟制程產能,而臺積電指出,這符合臺積電對超越摩爾定律(More than Moore)的策略規(guī)劃。
隨著IDM廠擴大對晶圓代工廠委外下單,后段封裝測試訂單也同步釋出,除了日月光已拿下德儀、飛思卡爾、英飛凌、恩智浦等封測訂單,包括菱生、超豐、矽格等較具產能規(guī)模的二線封測廠,也獲得不少IDM廠的成熟制程晶片代工訂單,如愛特梅爾(Atmel)增加給菱生的微控制器封測訂單,矽格也拿下英飛凌等網通晶片封測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