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場效應晶體管按電極結構分為上電極結構和下電極結構器件。
在上電極結構器件中,源漏電極與有機半導體材料之間具有良好的接觸,從而使其具有較高的性能。下電極結構可以采用光刻技術,易實現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降低產品的成本。然而下電極結構器件由于較大的電極-半導體接觸電阻而使場效應性能較差。另外,目前廣泛使用的源漏電極材料為高成本的金電極,從實際應用角度考慮最好使用低成本的金屬電極,如銅和銀等,但由于它們具有低的功函數,采用銅或銀為源漏電極制備的場效應器件的性能不理想。因此,制備低成本、高性能的下電極結構的器件是有機場效應晶體管研究的一個重要目標。
近年來,有機場效應晶體管由于在有源矩陣顯示、射頻標簽等方面的潛在應用前景而備受學術界和工業(yè)界的廣泛關注并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目前高性能有機場效應晶體管的性能已經可以和廣泛應用的無定形硅晶體管相媲美。相對于無機場效應晶體管器件,有機場效應晶體管具有低成本和柔韌性的獨特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