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國對中興通訊出口管制,讓芯片國產替代顯得更加必要和緊迫。
中興被封殺,發(fā)展中國芯不能再拖了!
美方對中興的調查由來已久,中興被指控涉嫌向伊朗和朝鮮運送了受制裁的電信設備。2016年美方已對中興有過制裁,2017年實現和解,但這一次美方稱中興在承諾處罰該公司員工問題上提供了虛假陳述。然而分析人士大多認為,這些不過是美方的借口。
由于此案持續(xù)時間很長,美方現在這樣做是否意在配合其向中方施加貿易壓力,不好下斷言。但是這件事肯定會觸動中國社會,帶動中國上下關于我們必須加快發(fā)展芯片等半導體核心技術的思考。
IC產業(yè)發(fā)展現狀不均衡
隨著美國對中興通訊出口管制事件的不斷發(fā)酵,國產芯片和其密切相關的集成電路產業(yè)再次引來各方關注。
集成電路設計上市公司兆易創(chuàng)新2017年年報顯示,集成電路產業(yè)具有明顯的周期性,在4~5年左右的時間內會歷經從衰落到昌盛的周期。
目前國內集成電路相關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可圈可點,但和國外的巨頭公司相比差距猶在。硬幣的另一面則是,芯片國產率不高一直是業(yè)界十分關注的“痛點”。中國芯片需求量占全球50%以上,而國產品牌芯片只能自供8%左右。除了國產率較低和依賴進口,產品的層級也為業(yè)界所關注。
中國IC產品結構整體眼下更多的是在中低端替代,或者是涉足國際大廠放棄的低毛利增長動能不足的產品領域。我國目前存在IC設計比重大,但晶圓制造封測弱等發(fā)展不均衡的情況。
杜絕惰性,自主研發(fā)才是硬道理
中國的整體技術力量低于美國,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也打下了相當的基礎,積累了實力。今天的中國如果下決心攻克一個難題,通常是能夠做到的。
問題在于我們處在全球化當中,全球化提供了解決問題更廉價的方案,這是一種方便,但也滋生了惰性。當購買芯片比自產芯片更加容易也更便宜時,就會形成一種市場取向,并使得對外部技術的依賴不斷固化。
中國已經能夠生產中低端的芯片,生產更精密的芯片需要更大投入,也需要市場的響應。中國每年進口2000多億美元的芯片,如果這一巨大市場有相當一部分用來支持國產芯片的發(fā)展,那么這一發(fā)展就將不可阻擋。而一旦失去了中國的這部分市場,美國的高科技公司繼續(xù)升級換代產品的后勁將丟掉一大塊。
過去中國市場不懷疑美國供應商的信譽,沒怎么去想美方如果斷供會怎么樣。但是中興的遭遇證明了,美方的供應并不可靠。世界供應鏈在政治面前是脆弱的,美國人已經開始認真考慮如何遏制中國崛起,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是它的一直在使用的王牌,它今后很可能會擴大這張王牌的適用范圍。
中國必須要做好應對更壞情況的準備,形成把本國市場組織起來支持核心技術發(fā)展的強大預案。我們不能被美方對華出口松一松、緊一緊而打亂自己開發(fā)本國核心技術的節(jié)奏,現在到了我們真正下決心的時候。
市場思路轉變,將是未來發(fā)展的轉折點
中國是全球最大電信市場,而市場就是力量,我們一直希望以市場換技術,這是有道理的。美方很拒絕我們的做法,那我們就應該用這個市場直接扶持本國高技術公司的研發(fā)。或許在一段時間里,我們將比較困難,但這個困難期肯定能夠度過去,結局將是中國本土公司的技術能力煥然一新。
從現在起,我們可以靠美國芯片活得很好的幻想應該破滅了。中國有組織科技攻關的能力,也有推動國產芯片逐漸替代外來芯片所需要的動員力,最重要的就是決心。
特朗普政府這是在幫助我們下定決心,如果中國真的轉換思路,也許這將是中國半導體發(fā)展的轉折點,我們會感謝美國今天做出的限制決定,慶幸它讓中國更早的恢復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