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高通命名上的混亂,驍龍801、驍龍800原本可以很清晰的關(guān)系實在令人頭疼,六個不同版本的細微差別更是得拿著放大鏡才能完全分清。那么,它們在性能上到底能差多少呢?Tom's Hardware近日就此組織了一次比較深入的測試。
▲AnandTech此前總結(jié)的驍龍800/801關(guān)系圖
Tom's Hardware也做了個比較簡單的:CPU頻率標注更精確,800 8974AB ISP頻率更高了
Tom's Hardware同時指出,確切地說它們都是8x74系列,因為每個型號還根據(jù)基帶支持網(wǎng)絡制式的不同衍生出了四個版本:8974 LTE、8674 CMDA、8274 HSPA+、8074無基帶(還記得小米的“換芯”事件么)。
目前已經(jīng)宣布配備驍龍801的設備已經(jīng)有很多款,但實際開賣的寥寥無幾,這里測試用的是索尼新平板Xperia Z2 Tablet,但因為是Wi-Fi版本,實際上處理器是沒有基帶的APQ8074AB(也可以叫MSM8074AB夠亂吧),不過規(guī)格參數(shù)上和MSM8974AB是完全相同的。
但測試的這款平板還不是零售版,而是樣品,因此不排除會有成績異常。
Nexus 5里邊是一顆驍龍800 MSM8974AA 2.3GHz。三星Galaxy Note3、Galaxy NotePro 8.4則都是驍龍800 MSM8974AB 2.3GHz,但是GPU頻率更高一些。
此外還順便加入了iPhone5s。
不過注意,各款設備/處理器的GPU、內(nèi)存、屏幕大小、分辨率都不盡相同,所以測試結(jié)果其實是對比的整機,而非單純的驍龍。
安兔兔4:Z2(801 8074AB)不幸墊底,成績還不如Nexus 5(800 8974AA),嚴重懷疑是樣品的緣故,尤其是看內(nèi)存部分頻率更高,但得分反而更低,更高頻的GPU也沒發(fā)揮出來。
Basemark OS II:Z2果然在內(nèi)存上有問題,這部分得分還是最低的,直接影響了總成績,但是可以看出GPU發(fā)揮出來了。
GeekBench 3單線程:Z2繼續(xù)副班長,內(nèi)存性能的拖累更加嚴重,只相當于iPhone 5S的大約29%。
GeekBench 3多線程:內(nèi)存性能依然毫無改善,如果這方面正常的話Z2至少應該能夠齊平N5。
3DMark Ice Storm Unlimited:Z2拿下了第二名,分別領(lǐng)先Nexus 5 15%、Galaxy Tab Pro 8.4 31%。這得感謝其GPU頻率最高,而這個項目主要考察的就是GPU。
Basemark X 1.1:Z2排名第三,還是受到了內(nèi)存帶寬的影響。
GFXBench 3.0 Manhattan/1080p:iPhone 5S、Galaxy Tab Pro 8.4得分不相上下,Z2位列第三。事實上,它不應該比第一差多少。
GFXBench 3.0 T-Rex/1080p:更高頻的Adreno 330終于發(fā)揮了,拿到了第一名,超出iPhone 5S 5%,內(nèi)存如果沒問題還會更好。
由此可見,驍龍801 GPU性能的確要明顯好于驍龍800。接下來看看為什么。
GFXBench 3.0 ALU/1080p:這個純粹是考察著色性能,Z2領(lǐng)先第二名多達11%,iPhone 5S里的PowerVR 6就太弱了。
GFXBench 3.0阿爾法混合/1080p:這方面性能好了,非常有利于硬件加速UI、粒子系統(tǒng)、紋理效果。Z2再次遙遙領(lǐng)先。
GFXBench 3.0填充率/1080p:Z2繼續(xù)當仁不讓。
結(jié)語:
驍龍801 8974AA/AB、驍龍800 8974AA/AB CPU頻率全部都是2.3GHz(2.26GHz),因此這方面可以說毫無差別。這個必須得看驍龍801 8974AC 2.5GHz才能體現(xiàn)出來了。
兩個8974AB GPU頻率都更高,驍龍801 8974AB尤其高,實測也確實展現(xiàn)出了更好的圖形性能。
8974AB支持的內(nèi)存頻率也提高了一個檔次,不過比較可惜,索尼這款Z2平板機的樣品還不太完善,內(nèi)存和I/O性能沒有充分發(fā)揮,拖累了總體成績。如果這方面達到應有水平,整體會好很多。
此外,驍龍801 8974AB/AC ISP頻率也都有所提高,在拍照、圖像處理方面理論上會好一些。
其實,驍龍801除了各種頻率的提升,還有兩個關(guān)鍵點:支持eMMC 5.0、支持雙卡雙待,但前者需要配合主控與閃存才能體現(xiàn),后者則尤其適合國內(nèi)市場。
總的來說,驍龍801的進步還是值得肯定的,型號版本越高級越好,但是還需要廠商設備的充分挖掘、完善才能真正看出來,而且如果命名沒這么亂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