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面板產業(yè)添新兵。國內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黃惠良率同子弟兵成立的劍揚股份有限公司,已開發(fā)出光學內嵌式觸控面板,并于5/27正式國內發(fā)表。劍揚董事長黃惠良表示,由于光學內嵌式觸控面板不需貼合、不須組裝、沒有尺寸限制,其制造成本比目前市面上其他觸控技術的成本都低,目前已與臺系面板廠展開合作,預計下半年投產,今年出貨量目標50萬片,營收目標5億元。公司預計今年9月公開發(fā)行,明年1月上興柜。
劍揚系由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黃惠良博士,率同學生及子弟兵組成研發(fā)團隊,于2003年正式成立。公司總部位于新竹科學園區(qū),行銷業(yè)務單位設在臺北縣汐止。主要產品為光學內嵌式觸控面板,以及觸控面板控制IC。2008年營收約3億元,并且開始獲利。目前資本額3.6億元,預計在今年9月公開發(fā)行,明年1月上興柜,最快在2010年底之前,會掛牌上市。
劍揚推出的觸控面板,系采取內嵌式的光學觸控技術,透過在TFT面板內建photo sensor觸控感應器,搭載劍揚設計開發(fā)的標準型控制IC,再配合Drive驅動器、應用軟體,就能使用??芍гP試輸入(Pen-writing)、單點觸控(single-touch)、多點觸控(multi-touch)、遠端搖寫(remote input)等功能。目前支援的系統(tǒng)則有Window XP、Vista、Linux等等,其他平臺的支援技術現階段持續(xù)開發(fā)中。
由于內嵌式技術不需要ITO導電玻璃、ITO薄膜,劍揚強調,內嵌式觸控面板在厚度和重量方面都有優(yōu)勢。另外制造成本也較目前市面上現有的觸控技術低,使用壽命也較長。可應用的領域包括一般消費性應用、個人電腦應用,辦公室應用、工業(yè)應用、繪圖應用,另外在教室內、學校內、教育用途,甚至搭配遠端雷射輸入科技,還可跨入軍警訓練應用,或是消費性游戲軟體應用。
劍揚2008年營收達到3億元,同時也開始獲利。今年正式推出光學內嵌式觸控面板,預計下半年正式投產,今年出貨量估計可達50萬片,營收目標要達5億元。目前正與國內面板廠商展開合作中,明年將挑戰(zhàn)中大尺寸觸控面板市場20%市占率,出貨目標上看500萬片。
黃惠良說,傳統(tǒng)的觸控面板主要分為光學式、電阻式、電容式等等3種,需要外掛1塊玻璃或光學元件。隨著尺寸逐漸放大,面臨產品良率低、制造成本偏高的問題。劍揚現在所開發(fā)出的光學內嵌式觸控面板把光感應元件內建在面板array基板上,省去了外掛式玻璃與感應套件,節(jié)省材料成本,估計能比市面上電阻式觸控面板節(jié)省30%的成本。
同時劍揚推出的光學內嵌式觸控面板,可以廣泛應用在市面上已有的各種中小尺寸、大尺寸面板。目前已推出的產品包括5寸、7.5寸、8.9寸、15寸等等,5/27產品發(fā)表會中使用的說明用大型螢幕,就是由劍揚自己開發(fā)出的15寸光學內嵌式觸控面板組合而成。劍揚現在正持續(xù)開發(fā)10寸、12寸、22寸,以及37寸以上的更大尺寸產品。
業(yè)務模式方面,黃惠良說,劍揚目前主要的營運模式分為2種,其一是與面板廠商進行技術合作,把光感應元件內建在面板的array基板上。其二是量產光學內嵌式觸控面板光感應元件,再銷售給系統(tǒng)廠進行組裝。
由于看好觸控面板在PC市場的應用,劍揚預計,初期光學內嵌式觸控面板將先應用在NB面板上。同時尺寸越大的觸控面板,所需的光感應元件數量也越多,因此未來也將優(yōu)先量產大尺寸產品,然后才會朝小尺寸擴展。目前劍揚已打入軍用市場、美國大眾捷運系統(tǒng)應用市場供應鏈,近期也送樣給大陸白牌NB客戶認證中。惟現階段的觸控面板仍須透過雷射筆作光學感應,下半年將推出手指觸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