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海底電纜建設公司運用世界上最新的“無開挖技術”,從國外引進水平定向鉆
機“鉆”入黃浦江底,開始鋪設松江米市渡口附近的越江光纜。這里的江面寬260米,外加兩側江
岸距離共360米,光纜將在河床以下6米深的底泥中越江,無論是跨越距離還是鉆探深度在同類作
業(yè)中都屬全國第一。
據(jù)介紹,埋設內河的水下光纜原先都采用傳統(tǒng)的潛水員水下沖槽技術,埋設深度僅為河床
下1米。由于水流連年沖刷,對通信安全存有隱患。去年,公司開始采用鉆越新技術,已成功地在
南匯大治河、咸塘港等光纜越江工程中顯過神威。這一技術還可廣泛應用于城市各種地下設施如煤
氣、水管、電信等管道的鋪設,免除道路“開膛破肚”現(xiàn)象。
記者在施工現(xiàn)場看到,拖拉機模樣的美國凱斯6030水平定向鉆機正把一截連一截套有信號
線的管道依次斜插進土中,如果黃浦江底泥中沒有堅硬的阻擋物,鉆頭的前進速度是每分鐘1到2
米。鉆頭一邊推進,信號線一邊不斷把江底的作業(yè)情況通過無線信號反饋到技術人員的儀表盤上,
技術人員再發(fā)指令對鉆頭進行遙控。除了信號線,鉆頭還裝有高壓噴頭,技術人員根據(jù)黃浦江底泥
的質地專門配制了一種粘合劑,邊鉆邊在鉆孔四周噴上“膠水”,以防塌陷。鉆頭在黑暗中“探
索”大約3、4天后,就可以到達江對岸。下一步,鉆頭上再套上光纜沿原路回拖,經(jīng)過2、3天的
“旅程”,光纜頭到達米市渡口,就算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