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針對華為“辭職門”事件,一些華為員工私下里透露了了自己的心態(tài),認為“集體辭職”對員工并無不利,反而能獲得非常豐厚的回報,所以,此次華為老員工并無不適之處,普遍保持沉默。
未召開新聞發(fā)布會
對于有媒體報道稱,“原定于11月6日下午4點半召開的有關華為事件的新聞發(fā)布會被臨時取消”,華為相關人士表示,從未聽說過有新聞發(fā)布會一說。
該報道稱,“廣東省勞動保障廳和華為將在本次會議上對華為事件做一較為清晰的說明”,對此,據悉,即便有發(fā)布會,該發(fā)布會的主體也并非華為。
辭職員工為受益人
據華為公司一位老員工透露,這次事件中涉及的員工全部都是公司股東,華為目前為全部員工持有股份,華為員工人數(shù)7萬余人,在華為工作滿8年、并“主動”請辭的老員工,大約7000人,手持華為90%的股份,大部分都有20萬股以上。根據測算,每個老員工平均能拿到20萬元,而且?guī)缀踅^大多數(shù)都重新回到原崗位,所謂“請辭”對他們都是有利的,所以華為的這些當事員工并沒有怨言。
據悉,所有老員工都有一至兩個星期左右的帶薪假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散心和處理自己的事情,而且他們都獲得了非常豐厚的回報,同時回到公司以后虛擬股權也都不變。從實際角度出發(fā)他們都沒有任何損失,而且額外獲得了一筆收入。
一位華為員工在新浪科技的帖子中也留言:“華為的老員工確實都沒有抱怨的。 我周圍的老員工都看得比較平淡”。
另一位華為員工則表示,“我身邊的公司老員工都非常平靜的進行這這次‘集體辭職’再回公司的工作,沒有任何人有怨言”。
華為市場部集體辭職的重演
另有華為員工認為,此次事件實際上是華為市場部集體辭職的重演,“辭職為了保持企業(yè)的活力”。
根據報道,1996年1月,華為發(fā)生了一件被內部人稱為“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市場部集體辭職。當時,華為市場部所有正職干部,從市場部總裁到各個區(qū)域辦事處主任,所有辦事處主任以上的干部都要提交兩份報告,一份是述職報告,一份為辭職報告,采取競聘方式進行答辯,公司根據其表現(xiàn)、發(fā)展?jié)摿推髽I(yè)發(fā)展需要,批準其中的一份報告。
在競聘考核中,包括市場部代總裁毛生江在內的大約30%的干部被替換下來。表面看來,這是華為市場部的一次重大人事變動,而任正非的真實用意,卻更加深遠。任正非曾表示,“任何一個組織只要沒有新陳代謝,生命就會停止。如果我們顧全每位功臣的歷史,那么就會葬送公司的前途”。
對于為何此次辭職事件引起這么大的關注,有華為員工在帖子留言中透露,實際上這次集體辭職就像90年代華為市場部集體辭職是一樣的,從2005年華為就已經著手實施人力資源改革的工作,包括了定崗定薪、人力制度改革等系列工作,主要是為了保持活力,不搞固定崗位,不搞“功臣終身制”。這次的集體辭職只是個中環(huán)節(jié)的一部分,只是時間節(jié)點上接近,所以被外界認為是為了規(guī)避《勞動法》。
鴻蒙系統(tǒng)3.0從7月24日發(fā)布至今,已有兩月多了,想問問大家,你們的手機都升級了嗎?最近我身邊很多朋友也在聊這個話題,怎么升級鴻蒙3.0啊?你的手機都升級了,那我的手機是不是也可以呢?結果聊來聊去,發(fā)現(xiàn)原來不知道怎么升級...
關鍵字: 鴻蒙OS 3.0 華為 精簡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