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封殺華為、中興兩大中國通信企業(yè)的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美國調查報告稱,兩公司在美拓展業(yè)務“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但華為和中興相繼對報告中的指控發(fā)表聲明予以否認。華為昨日表示,華為的日益強大,正是美國畏懼華為進入的根本原因。
華為:美國指控子虛烏有
昨日,華為表示,美方報告未能提供明確的信息或證據證明委員會的擔憂是合理的。并且該報告充滿傳聞,其本質和目的是阻撓中國公司進入美國市場、阻礙競爭。
事實上,“信任問題”曾屢次制約華為在美的收購:2008年,迫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反對意見,華為放棄競購美國網絡設備制造商3Com。2011年,華為亦被迫放棄收購美國IT初創(chuàng)企業(yè)3Leaf Systems的資產。
“華為的日益強大,正是美國畏懼華為進入的根本原因。”華為2012年上半年銷售收入1027億元(合162億美元),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銷售額第一的電信設備制造商。在移動寬帶市場,華為已連續(xù)5年位居全球第一。
中興:對美業(yè)務仍有信心
中興通訊發(fā)言人戴澍表示,過去6個月,一直努力與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溝通,同時也按要求盡最大可能提供了一部分材料。作為上市公司,在通訊領域里,中興本身就是非常獨立、透明、又有全球運作的企業(yè),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或者其他國家的國家安全都不造成威脅,公司對在美發(fā)展業(yè)務仍抱有信心。
專家:美國找茬封殺中企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白明昨日表示,中興華為正處于提升競爭優(yōu)勢過程中。但美國人看重動態(tài)發(fā)展,這兩家中國公司今天或有不足,但并不代表未來不會超越美國同行。相比將來做強后再封殺,美國人現(xiàn)在就要找茬封殺這兩家中國企業(yè)。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認為,中國企業(yè)在美國政府認為不敏感的領域投資增長潛力較大,但在高技術、能源等敏感領域,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受到阻撓。
事件回放>
華為中興威脅美國安全?
美國當?shù)貢r間10月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公布了對華為和中興通訊為期一年的調查結果。調查報告稱,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未能充分解釋在美商業(yè)利益、與中國政府的關系,也未很好地配合為期一年的調查,因此在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中使用華為提供的產品,可能會危害到美國的核心國家安全利益。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報告中建議,美國方面應通過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阻止涉及上述兩家公司的并購活動。此外,美國政府應避免使用這兩家公司的設備,美國企業(yè)也應尋找可替代華為與中興通訊的電信設備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