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中國電信設備市場醞釀大規(guī)模LTE網絡設備采購的敏感時期,歐盟此次發(fā)起調查的時間點令人懷疑。
據外媒消息,歐盟官員上周五晚首次就“華為和中興違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規(guī)定”做出表態(tài),稱準備對兩家中國移動電信設備制造商展開正式調查。此前,歐盟官員只是表示已經做好調查準備,希望通過同中方磋商以解決問題。
“歐盟方面深深地誤解了華為,為了與歐洲同行公平競爭,華為是以現代通訊技術取得了合作方的信任,而非補貼和傾銷贏得市場。”華為發(fā)言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而中興方面對記者表示,在2012年的前三季度,中興歐洲市場收入同比增長10%,歐洲市場是極為重要的市場,中方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近日,中國商務部也就事件表態(tài),如果歐方執(zhí)意啟動調查,中方將按世貿組織規(guī)則和中國法律采取堅決措施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這已不是歐盟第一次向中國的電信設備制造商提出類似調查。”中興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去年5月,歐盟曾告知各成員國,已經收集到了確鑿證據,證明中國電信設備企業(yè)華為和中興通訊從非法政府補貼中獲益,從而以低價的方式向歐洲市場“傾銷”商品。“非法政府補貼”和“低價傾銷”一直是包括歐盟和美國在內的發(fā)達市場對中國提出調查訴訟的理由之一。
當時,歐盟貿易委員卡雷爾·德古特開出的條件是除非華為、中興將銷往歐洲的無線基站等設備價格提高29%,并且中國政府承諾歐盟企業(yè)占有30%的中國電信設備市場份額,否則歐盟就有權在其認為適當的時候,啟動對華為、中興的調查。
據了解,歐盟電信產業(yè)占整個歐盟生產總值的4.8%。過去五年,基站價格大跌,中國對歐盟基站出口額飆升。中歐已就此問題舉行了幾輪談判,并且歐盟委員會官員一直希望讓中方在歐洲出售產品時高于一個設定的最低價格,但會談沒有取得一致意見。
而在此期間,中興、華為兩家公司在歐洲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步提升。
中興人士向記者介紹,目前中興通訊在歐洲的人員配置約1500人,歐美市場收入占公司總收入超過14%。以手機終端為例,在歐洲市場與Tier One客戶多有合作,手機占總終端的出貨比重超過了60%,其中智能手機出貨同比提升也超過了60%;而設備方面,與企業(yè)的合作也在進一步深入,比如FT、Vodafone、KPN、Telenor、Telia,在2011年和2012年不僅手機銷售有較大增長,網絡設備的合作也有全面的拓展。
“2011年,我們總共從歐洲采購了超過29億歐元的產品和服務,歐洲市場也是華為作為長期戰(zhàn)略投入的地區(qū)之一。”華為發(fā)言人對記者說。
業(yè)內人士指出,類似調查似乎正在表明歐洲政府官員對本地企業(yè)面臨的困境日感擔憂,特別是對于歐洲企業(yè)的嚴重虧損問題。此外,目前正是中國電信設備市場醞釀大規(guī)模LTE網絡設備采購的敏感時期,僅中國移動今年在LTE設備領域的投資金額就高達70億美元,歐盟此次發(fā)起調查的時間點令人懷疑。
商務部發(fā)言人沈丹陽表示,長期以來,中歐雙方在無線通信領域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中國市場也一直是開放的。在無線通信領域,歐盟企業(yè)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高于中國企業(yè)在歐盟市場的份額。歐盟單方面采取措施,必將損害中歐雙方的利益,因此多數歐盟成員國也是不贊成對中國產品的雙反調查。“但如果對方執(zhí)意啟動調查,由此產生的后果必須由挑起摩擦的一方承擔。”沈丹陽說。
有分析認為,如果歐盟發(fā)起對華為和中興的雙反調查,這將是歐盟在未接到企業(yè)投訴的情況下首次主動發(fā)起的獨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