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通信網(wǎng),9月11日消息,蘋果最新發(fā)布的指紋掃描技術將使用戶擺脫簡單、不安全的密碼登錄,該技術不但會發(fā)展為設備和服務范圍的登錄、身份驗證和密碼管理的核心,還有望為生物識別技術帶來歷史轉折。
指紋認證的時代即將開始。北京時間本周二晚上,蘋果公司發(fā)布的iPhone 5S指紋掃描儀將生物識別技術帶入主流領域,實現(xiàn)了對智能手機的快速安全訪問,同時,也可通過指紋識別在iTunes進行購買操作。Touch ID可以代替或至少可以補充簡陋的密碼,讓用戶充滿希望,與此同時,人們也在擔心,將智能手機與指紋捆綁在一起,可能導致政府對用戶實行奧威爾式監(jiān)視。
在發(fā)布會上,蘋果闡述了這種功能的速度、安全性和購買力。該公司稱,“這是一種安全、便捷、高效地使用手機的方式,利用認證后的指紋,也可以從iTunes商店、應用商店和iBooks商店進行采購,因此,用戶就不必輸入密碼了。”此前,其他廠商也曾發(fā)布過類似的指紋掃描器,但性能不可靠,而且,破壞了人們的固有習慣,蘋果說,他們的Touch ID可以從任何角度讀取指紋——這是快速、準確登錄的關鍵性考慮因素。
與此同時,在這樣一個半數(shù)iPhone用戶嫌麻煩、不愿意設置密碼的時代,對手機買家而言,指紋掃描器似乎不大可能成為產(chǎn)品的一大賣點。那么,蘋果為什么會投入這么多時間和金錢,開發(fā)一個看似用處不大的功能呢?生物安全專家說,答案在于指紋識別可能催生出更廣泛的服務范圍。
通過將手機與擁有者的物理身份捆綁在一起,蘋果有可能在第三方應用程序身份驗證和支付領域開拓出一個新的世界。今天,其他應用程序還無法訪問傳感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掃描器有望成為整個公司的設備和服務范圍的登錄、身份驗證和密碼管理的核心。
換句話說:新的蘋果ID就在你的指尖。
指紋掃描器分為幾個品種,但它們的操作都遵循相同的基本原則:捕捉獨特的指紋圖像,然后與設備中的圖像進行比對。蘋果使用的是電容式傳感器,產(chǎn)自AuthenTec公司,該公司傳感器的質量在同行業(yè)中名列前茅,具有非常高的掃描精度和優(yōu)異的指紋捕捉能力。
分析師們相信,蘋果進軍指紋識別技術,將把生物安全帶入消費類電子產(chǎn)品的主流世界,在采用觸摸屏的同時,指紋掃描器的市場需求將會激增。有投資者認為,蘋果的競爭對手,如三星、谷歌和微軟等公司很快也將推出自己的指紋掃描技術。
12對于普通iPhone用戶而言,現(xiàn)在的問題是蘋果會不會將新的傳感器與其余iOS產(chǎn)品整合在一起?整合的程度如何?蘋果公司已開始購買應用程序和媒體內(nèi)容,但它可能走得更遠。在蘋果觀察家中間,一個流行的看法是:蘋果將會用新傳感器加強Passbook內(nèi)的安全性和驗證。這款應用是去年對外發(fā)布的,觀察人士推測,它標志著蘋果朝著建立一個完整的數(shù)字錢包邁出了第一步,今后勢必與谷歌、貝寶等其他公司展開競爭。
蘋果還可以讓用戶使用指紋登錄到其他應用程序和服務,通過一系列點擊,為應用程序和網(wǎng)站提供安全認證。如果生物識別解決方案被廣泛采用,那么,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將開始逐步淘汰——或至少改進——人們熟悉的、有缺陷的密碼技術。
以指紋登錄取代通行碼,整個過程簡單快速,而且非常安全。指紋掃描儀是萬無一失的,這一點至今毫無爭議。
然而,盡管普通的指紋登錄比簡單的四位數(shù)密碼更加安全,但專注于生物識別研究的密歇根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阿尼爾·簡(Anil Jain)認為,”每一種安全機制都不能高枕無憂,都是可以規(guī)避或繞道而行的。“他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指紋傳感器不可能永遠是萬無一失的安全保障機制。
指紋掃描儀還存在一個耐久性的問題,一些廠商都在努力延長這一類產(chǎn)品的使用壽命。簡說,目前這一代的傳感器應該能夠承受兩到三年的觸按,平均壽命有望超過智能手機。
另一個問題是指紋掃描儀會否收集消費者的指紋數(shù)據(jù),并提供給美國國家安全局。對此,蘋果公司的說法是,用戶的指紋將被存儲在設備上,不會上傳到蘋果的服務器,但伴隨這生物認證日漸成為主流,用戶隱私問題還將被一再提起。
但是毫無疑問,生物識別技術有可能在未來的PC世界受到更多關注。數(shù)以百萬計的iPhone用戶將首次嘗試傳感器。如果他們感覺良好,并在視頻中對此廣泛宣傳的話,今天有望成為生物識別技術發(fā)展的歷史轉折點。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