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ic通信網訊,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小米天貓旗艦店銷售額破5億元人民幣,位居銷售額首位。據(jù)小米內部人士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小米手機的出貨已達到約703萬臺,預計全年銷量將突破1800萬臺,較去年翻番。
在電商千軍萬馬的廝殺中,小米憑什么脫穎而出?似乎從一開始,小米就飽受各種質疑,可在淘寶的第三方數(shù)據(jù)中謠言終于止住。帶著各種疑問,記者日前專訪了小米的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聽他講一個關于互聯(lián)網的江湖傳說。
1 雷軍,最后一次創(chuàng)業(yè)
如果互聯(lián)網這個江湖里少了雷軍,一定少了許多趣事,如果按照武功劃分門派,五大門派中應該有他一席之地。馬云、馬化騰、李彥宏、周鴻祎則分別有自己的門派。這五個人出自同一個時代,而這五個人無疑是對中國互聯(lián)網最有影響力的人。比起前三個人,雷軍和周鴻祎似乎都不夠幸運,他們分別經歷了二次創(chuàng)業(yè),這使得他們在創(chuàng)業(yè)的規(guī)模上遠遠小于互聯(lián)網的三巨頭。
“這是我的最后一次創(chuàng)業(yè),無論失敗成功都將是人生最極致的一次創(chuàng)業(yè)”。在經歷了金山的錯失良機以后,雷軍選擇了和蘋果一樣的創(chuàng)業(yè)模式,軟件+硬件的軟硬結合方式,就是和蘋果一樣,有一個手機,然后有一個系統(tǒng),然后有一堆粉絲。
似乎最后一次創(chuàng)業(yè)的原因吧,雷軍的創(chuàng)業(yè)從一開始就十分艱苦。“我們常常通宵,每個團隊的人員都很強,幾乎沒有周末,幾乎天天在公司。”十分樸素的話,確是小米創(chuàng)造奇跡的第一關。
“小米的錢真不是賺用戶的,小米的錢是省出來的。比如用人,我們的人一個人等于別的公司三個人在用,這就無疑節(jié)省了成本,比如營銷,我們沒錢做廣告,我們就用微博和微信宣傳。”雷軍說自己的利潤是從成本中摳出來的。
關于這最后一次創(chuàng)業(yè),雷軍坦言比想象中艱難,但是他渴望將生命推向極致,而這種渴望正變成一種力量傳遞給團隊,傳遞給用戶。原動力就是來自內心深處的深深熱愛。
2 小米,永遠的“小公司”
11月13日,珠海軟件大廈,全國最大小米之家成立儀式上,拼湊起來的長條桌子上,放滿了熱氣騰騰的小米粥。雷軍稱,這個小動作,是我們自己在反復提醒自己,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是個大公司了,忘記一切為用戶的信念,那樣只能是死路一條。
小米雷軍和凡客的陳年有一次讓業(yè)內印象深刻的對話,“蘋果為什么就憑一款手機做成功?諾基亞的老板能說出這些年諾基亞到底出過多少款手機嗎?”雷軍認為,堅持做主打產品是小米成功的邏輯。“好比我們要做沙發(fā),可以把一款沙發(fā)做到既好又便宜才是本事。而基于規(guī)模的這款沙發(fā),其中一定有強勢的性價比,小米手機和小米電視都是這個邏輯。”
互聯(lián)網從來不缺聰明人,越來越花哨的噱頭很容易讓人們去望山,這山望著那山高,在一個目標下的堅持是需要定力的。這種樸素的定力堅持下去十分難,小米的定力就是不改初衷的堅持。
“經過了這么長時間,只出了4款手機,可每次推出一款,我們的銷量都是單機的冠軍。這樣和我們合作的下游供應商十分方便,因為他們只要生產一種元器件就好了,而不是變來變去,這樣的規(guī)模最終讓我們成為top采購商,我們用了很短的時間在供應商那里拿到了優(yōu)先權。”
“消費者就是上帝這句話太虛了,小米的觀點是,用戶是我們的朋友,只有把用戶當成朋友,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的建議和想法,才能得到用戶認可和擁護。”小米在全國18個城市設立了小米之家,有429家授權服務商,線下有一支1300人組成的7乘24小時的熱線服務團隊,雷軍自豪地稱小米把廣告投放用到用戶服務的建設上,為小米贏得了忠實粉絲群。“下一步我們要做兩件事。第一,一小時快修,修不好給用戶賠錢;第二,7天保證送達消費者手中,完不成給用戶賠錢。”雷軍在小米之家成立儀式的承諾,引起現(xiàn)場數(shù)百名來自各地米粉的歡騰。
3 用戶文化,造百億市值
從2011年8月到今年8月,只用了兩年時間,小米市值估計達到100億美元,成為位列阿里集團、騰訊、百度之后的中國第四大互聯(lián)網公司。在中國的硬件公司中,僅次于在業(yè)內耕耘多年的聯(lián)想。
除了讓人刮目相看的市值,小米更讓人羨慕的是一群數(shù)量龐大的鐵桿粉絲,截止到2013年7月,單是MIUI的用戶量已經達到了2000萬。
“小米的成功是用戶文化成功的典范,在小米論壇中,每天有100多萬用戶活躍,這100萬個用戶中,每天對小米手機提出的創(chuàng)新建議能達到5萬條,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shù)量。在粉絲基礎上,小米手機的設計師能夠和小米的粉絲充分互動,有些發(fā)燒友拿到手機一看,就知道哪個部件是誰做的。”
小米的“發(fā)跡”引起許多同行競相模仿,但一擁而上結果卻都是畫虎難成。用小米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黎萬強的話解釋,“小米用戶文化的旗幟最根本的是‘熱愛’,讓員工熱愛自己的作品,團隊更有激情;讓用戶更受尊重,他們更有激情參與。如果沒有這種‘發(fā)燒’的精神,小米是很難復制的。”
“內心中的熱愛是生命最好的指引,他會讓你誕生無窮的智慧,源源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奇跡。”而這種熱愛也正透過雷軍,傳遞給小米,傳遞給粉絲。
4 小米,中國的世界的
國產品牌手機廠商進軍國際市場,也不是新鮮事,今年10月中興手機牽手NBA中國,搭上了品牌化“火箭”,邁出走向國際化市場的一大步,作為國內手機市場最受歡迎的產品,小米之前就放出消息說,“將在海外市場有大動作,不久有跨國企業(yè)知名經理人加入。” 目前小米的國際化思路也已經成型。
在未來國際化的道路,小米也已經有了初步規(guī)劃,考慮到市場發(fā)展狀況,東南亞將會是優(yōu)先市場。“小米進入東南亞的第一站應該是新加坡,新加坡的區(qū)位優(yōu)勢,有輻射東南亞市場的能力,主要產品投放市場是馬來西亞和印尼。至于日本市場和美國市場的開發(fā),甚至未來進入更多市場,在節(jié)奏上,小米會保持做產品的節(jié)奏,一個版本一個版本地去試驗。”
當小米走出國門那一刻,雷軍的夢想也正飛出中國。在這個巨大的夢想面前,小米就像一張方方正正的紙,已不在乎身上深深淺淺長長短短的折痕,只希望能夠折出一只美麗的紙鶴,放祝福于每個人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