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發(fā)生7.0級地震,目前救援工作正在緊迫的進行中,在震后黃金72小時救援期內,只有科學的搜救方法才能確保高效的搜救。在地震救援中,該如何的科學進行救援?有哪些方法或儀器設備可以用于救援工作?
救援工作開始時,要快速判斷幸存者位置,在倒塌建筑中, “幸存空間”會更可能發(fā)現幸存者。受損甚至坍塌的建筑物里充滿蜂巢狀的空間,由于各種因素,許多受災人員能頑強地堅持多天。此外,當地居民比較熟悉災區(qū)地形和房屋分布,他們提供的信息能夠為救援提供有用的參考,尋找到理想的搜尋起點。
由于地震坍塌現場,很可能發(fā)生二次坍塌,或者發(fā)生余震等,因此必須嚴格控制營救區(qū)域人員出入。在這樣的危險區(qū)域,因只限搜救隊伍進行搜索救援的人員進入。一些建筑材料較為脆弱的建筑,雖然在發(fā)生地震時會受損嚴重,但是由于建筑用料較輕,居民逃生幾率也變大,也應該成為搜救的重要關注點之一。
如果有尚清醒的幸存者,或者幸存者發(fā)出信號,可以利用大功率揚聲器或其他類似設備,向幸存者喊話并給予正確指示。要求其發(fā)出有規(guī)律的信號,搜索人員仔細傾聽并依據聲音源來標示出具體區(qū)域位置,進行營救工作。
在搜救過程中,可以利用一些高科技儀器進行幫助,如生命探測儀、聲學儀器設備以及二氧化碳探測器、攝像機、熱成像設備等。
紅外生命探測儀能經受救援現場的惡劣條件,可在震后的濃煙、大火和黑暗的環(huán)境中搜尋生命。紅外生命探測儀探測出遇難者身體的熱量,光學系統(tǒng)將接收到的人體熱輻射能量聚焦在紅外傳感器上后轉變成電信號,處理后經監(jiān)視器顯示紅外熱像圖,從而幫助救援人員確定遇難者的位置。
音頻生命探測儀應用了聲波及震動波的原理,采用先進的微電子處理器和聲音/振動傳感器,進行全方位的振動信息收集,可探測以空氣為載體的各種聲波和以其它媒體為載體的振動,并將非目標的噪音波和其它背景干擾波過濾,進而迅速確定被困者的位置。
雷達生命探測儀是融合雷達技術、生物醫(yī)學工程技術于一體的生命探測設備。它主要利用電磁波的反射原理制成,通過檢測人體生命活動所引起的各種微動,從這些微動中得到呼吸、心跳的有關信息,從而辨識有無生命。
光學生命探測儀又被稱作“蛇眼生命探測儀”,是利用光反射進行生命探測的儀器。聲波振動生命探測儀尋找生命靠的是識別被困者發(fā)出的聲音。
對于喪失意識的幸存者,可利用二氧化碳探測器來進行搜救。在封閉空間中,如果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較高,則說明有幸存者。在廢墟或者碎石的空隙中,可以利用安裝在可彎曲支架上攝像機來搜尋幸存者和確定他們的位置。熱成像設備也用于搜救工作中, 幸存者的體溫會提高周圍碎石的溫度,這樣可以搜救到更多的幸存者。
當然在搜救中,還可以使用搜救犬。搜救犬對氣味的辨別能力比人高出百萬倍,聽力是人的18倍,視野廣闊,有在光線微弱條件下視物的能力,是國際上普遍認為搜救效果最好的“設備”。搜救犬的工作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在自然災害現場搜索與救援失蹤人,比如地震廢墟,建筑物倒塌,雪崩,山上及水面等各種現場。
當然更重要的是正確評估搜救時間。由于建筑物里的蜂巢狀的空間,有時候可以讓幸存者存活兩三周時間,因此完全排查完所有空穴之前,不要輕易放棄搜救工作,一定要堅持搜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