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季度營收11億元,百度追上阿里、騰訊位列國內公有云前三,BAT不僅是互聯網三巨頭,而且成為公有云三巨頭,但這個三巨頭排名并不穩(wěn)固。
從收入絕對值來看,百度云離阿里云差了不止一個騰訊云,在當下的時間點,也許更能看出百度云為云計算賽道寫好的劇本。
張亞勤在百度云智峰會
對百度云來說,最近的大事是分管百度云的百度總裁張亞勤將于十月退休,一位接近百度云的內部人士告訴,張亞勤退休對百度云的影響并不大,一方面百度云戰(zhàn)略并沒有大變化,到十月還有較長的交接時間;另一方面百度云的戰(zhàn)略落地和實施主要由尹世明敲定,尹世明現在負責升級之后的智能云事業(yè)群組(ACG)。
百度云對百度的戰(zhàn)略意義
看百度云,首先要看百度云在百度集團的戰(zhàn)略定位。
張亞勤曾言,百度是一家AI公司,作為百度 AI 戰(zhàn)略的載體和源動力,百度智能云是百度大腦的云化。
尹世明也表示,百度智能云是百度技術和資源的一站式輸出窗口,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不僅是A+B+C,還是一套可擴展的架構,能夠將各種技術靈活地嵌入其中,形成ABC+的擴展能力。
盡管百度總是被扣上“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帽子,但實際上百度只能說是沒有大肆擴張,選擇了“守江山”這條路,后來被證明不進步就是倒退,給百度帶來業(yè)務沖擊的不一定是同類型公司。
吸取了慢的教訓,這次百度選擇快速切入人工智能時代,百度云的誕生就很有必要。
李彥宏公開發(fā)表人工智能的觀點要追溯到2016年4月,他當時在聯盟峰會發(fā)表“ 下一幕” 演講, 認為人工智能成互聯網第三幕核心,緊接著百度宣布業(yè)務架構重組,成立“百度搜索公司”,然后當年7月份,百度云計算戰(zhàn)略發(fā)布會召開, 李彥宏表示“ 百度從一開始就是一家做云的公司”, 并發(fā)布百度云計算戰(zhàn)略。
百度云和百度AI戰(zhàn)略配套,在業(yè)務屬性上高度匹配,李彥宏想必也早就做好了打算。
在云計算賽道上,國內廠商也是師從國外,同為電商出身的AWS和阿里,同為內容服務提供商的谷歌和百度,微軟、IBM等廠商對國內的云廠商發(fā)展都有借鑒意義。
前有車,后有轍,在對標公司谷歌云業(yè)務發(fā)展的如火如荼,阿里、騰訊也先一步趟路的情況下,百度云業(yè)務發(fā)力是趕早不趕晚的事,而且一出生就是帶著“智能”標簽,扮演AI戰(zhàn)略底座的角色。
百度云的戰(zhàn)略主線
百度云戰(zhàn)略其實只有一條主線,從2016年定調了ABC戰(zhàn)略以來,每年更新一個版本,但始終圍繞著ABC這個核心。
作為百度云的最大發(fā)言人,張亞勤去年在百度云智峰會上總結,“經歷了PC+Client/Server到Mobile+Cloud 1.0,再到如今的AI+Cloud 2.0過程,新技術推動云計算產業(yè)全面進入Cloud 2.0時代”。
對此的確切闡釋是——人工智能算法、萬物互聯、超強計算正在推動云計算發(fā)生質變,進入以ABC融合為標志的Cloud2.0時代。ABC是百度智能云的核心競爭力,百度AI戰(zhàn)略將通過百度智能云落地各行各業(yè)。
ABC融合有三個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AI,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的突破,從CNN,RNN, GAN,到Transfer Learning,深度學習算法、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讓云計算進入新時代。
第二個是Big data,從PC互聯到移動互聯,再到萬物互聯,有電的地方就會有計算,有計算的地方都會有智能。所有的設備、傳感器都接入云端,產生海量的數據。
第三個是Cloud,計算速度大幅度提高。過去幾年,計算架構有很大發(fā)展, CPU、GPU、FPGA和專用芯片,讓整個AI的運算速度大幅度提升,云是AI發(fā)展的重要引擎。
“Cloud2.0是ABC的融合,是智能云和邊緣計算等技術的融合,將為產業(yè)帶來從量到質的改變”,張亞勤如是表示。
百度云的發(fā)展就是百度AI商業(yè)化的路徑,在百度云誕生之時就有體現。彼時的云市場可以分為兩類玩家,一種是像亞馬遜、微軟、阿里這樣的公司,把云作為一種公共資源,更多從IaaS角度去做;第二種就是如百度、谷歌這樣的公司,在通常的云服務基礎加上AI等技術創(chuàng)新,而這恰恰是最難的部分。
這一點從百度云命名也可以看出,2018年底,百度智能云事業(yè)部(ACU)升級為智能云事業(yè)群組(ACG),百度云成為了單獨的事業(yè)群組,在升級之前,百度云就帶有智能二字。
觀察到,在BAT面向產業(yè)互聯網的轉型調整中,百度云的時間最晚,其調整范圍也沒有阿里和騰訊那么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百度云一開始的定位不同。相比之下,騰訊云從原來社交網絡事業(yè)群(SNG)單獨拎出來在加上其他事業(yè)群的部分拆分重組,阿里云納入整個集團的技術中臺和AI能力,動靜都不小。
百度云后發(fā),但是提前明確了智能化的道路,這也是百度云在較短時間能追趕上第一梯隊的主要原因。組織架構的升級讓百度云有更大的騰挪空間,了解到,百度云目前正招兵買馬,在原來1000多人的基礎之上再擴張,百度對于云業(yè)務顯然有更多更大的目標。
AI紅利期突圍
2018財年發(fā)布之后,李彥宏發(fā)了一封內部信,他在信中寫道,百度AI商業(yè)化的探索正在“撥云見日”。2018年,中國互聯網的發(fā)展已經從用戶紅利期逐步進入技術紅利期。這意味著技術的價值和意義正被重新認識、重新評估,對于百度來說,是戰(zhàn)略、是優(yōu)勢,更是機遇?!靶碌囊荒?,我們將繼續(xù)堅定‘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戰(zhàn)略,聚焦主航道,打好關鍵戰(zhàn)役,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tài)圈?!?br />
從行業(yè)角度,百度智能云是百度幫助企業(yè)落地人工智能應用的最主要的容器和載體,也是百度AI時代最核心的技術開放平臺之一,是百度大腦的云化。百度智能云全面接入了Apollo平臺、DuerOS平臺、百度AI 平臺、百度智能云市場、軟硬件生態(tài)合作伙伴等技術和渠道資源。
落地是百度云當下強調的核心,以公有云IaaS能力推動的需求是自下而上,以落地AI能力推動的需求是自上而下,百度云的增長曲線要看AI落地程度,所幸行業(yè)對于云計算和AI的接受度都在提高,AI進入百行百業(yè)也已經成為大趨勢。
在IaaS層,百度擁有國內最大的GPU/FPGA集群,最大的Hadoop/spark集群和運營效率最高的數據中心。
在PaaS層,百度在PaaS層的獨特優(yōu)勢是AI作為一種橫向的服務位于最底層,百度大腦為百度智能云提供了神經元和數據訓練源,結合了超強計算、海量數據和優(yōu)秀算法,百度將上百種算法模塊整合到PaddlePaddle的云端托管分布式深度學習平臺。此外,在PaaS層,百度智能云擁有天算、天像、天工、天智四大智能平臺,分別針對智能大數據、智能多媒體、智能物聯網、人工智能提供云服務。
在SaaS層,百度智能云與行業(yè)合作伙伴打造生態(tài),推動ABC在垂直行業(yè)的滲透、定制和深度結合,比如醫(yī)療云、教育云、金融云、交通云,物流云等。
可以看出,百度云的策略是結合自身優(yōu)勢業(yè)務拓展相應行業(yè),也就是圍繞AI為去落地,百度云要解決AI落地的問題。每年的云智峰會,百度云總會亮相大批產品,這些產品目標就是實實在在去解決百度云AI落地的難題,比如ABC一體機,開箱即使用,開箱即開發(fā),用戶可以無縫對接通用場景AI應用。
在看來,技術紅利期也是決定百度云能否突圍成功的關鍵時期,百度云所面臨的困難在變多,環(huán)伺四周,公有云提供商都認可了在云服務基礎上提供更多技術創(chuàng)新的觀點,對騰訊、阿里等都是如此,公有云市場同質化帶來的將是“白刃戰(zhàn)”。
行業(yè)AI市場的爆發(fā)面前,百度云多年來積累的AI能力能否順利輸出將決定百度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