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改變了紅綠燈新格局
7月3日百度AI開發(fā)者大會在中國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會議上李彥宏向大家介紹了智能紅綠燈全局控制系統(tǒng),并且今年這套系統(tǒng)已經在保定等地落地應用。
百度依靠自身豐富的地圖數據和車輛導航數據,在保定市上線了單點智能優(yōu)化、干線協(xié)調和自適應系統(tǒng),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信號調優(yōu)工作,智能改變紅綠燈時間,實測應用路段早晚高峰行程延誤時間減少了20%到30%,交通效率明顯提升。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城市化作為國家發(fā)展方向而得到有力推進,隨之而來的是大城市的人口和汽車保有量的飛速擴張。城市交通擁堵以城市全國各個城市共同面對的問題。而正如一句古語“欲速則不達”,在越是擁堵的道路上,合理的交通秩序越是容易被破壞。特別是在交叉路口處,一個方向的擁擠導致的車輛積壓,會最終令路口其他方向的交通都受到影響,擁堵成為阻塞,路口交通進入“死鎖”狀態(tài),使原本其他方向本不擁堵的交通均陷入癱瘓,進而影響整個交通路網的效率,嚴重浪費社會道路資源。
而就在18年7月3日,百度申請了一項“紅綠燈路口的確定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的發(fā)明專利(申請?zhí)枮椋?01810718396.1),申請人為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根據目前公開的文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項紅綠燈路口的確定方法吧。
如上圖所示為紅綠燈路口的確定方法流程示意圖。首先獲取獲取各紅綠燈路口的坐標和各路段鏈的靜態(tài)數據,其中,所述路段鏈為路段的基本組成單元,所述路段由至少一個路段鏈組成,所述路段鏈的靜態(tài)數據包括所述路段鏈所屬道路的道路標識和所述路段鏈的位置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包括道路標識、路段鏈的坐標、長度等基本靜態(tài)數據。
系統(tǒng)的主體為具有紅綠燈路口確定功能的紅綠燈路口的確定裝置,例如電子設別的處理器等。
其次,根據所述各個鏈路段的位置信息,按照將同一個道路標識對應的各路段鏈依次連接的方式,生成至少一個第一道路。例如道路標識a對應的路段鏈有路段鏈1和路段鏈2。根據路段鏈1和路段鏈2的首尾的位置信息,例如坐標和方向,將路段鏈1和路段鏈2依次連接生成第一道路1。
這樣,根據上述方式,根據各所述路段鏈的位置信息,將同一個道路標識對應的各路段鏈依次連接,生成多個第一道路。最后,根據各所述紅綠燈路口的坐標,對各所述第一道路進行分割,確定各所述紅綠燈路口相關的路段。具體例如下圖所示:
例如上圖所示,第一道路1和第一道路2為相交的道路,紅綠燈路口1的坐標正好位于第一道路1和第一道路2的相交點上,使用紅綠燈路口1分割第一道路1和第一道路2,進而確定出紅綠燈路口1相關的路段為路段1、路段2、路段3和路段4。
進一步,根據上述方式確定出紅綠燈路口的位置以及該紅綠燈路口相關的路段后,生成上述信息的語義化的信息。
除此之外,根據各所述紅綠燈路口的坐標,對各所述第一道路進行分割,確定各所述紅綠燈路口相關的路段之后,對紅綠燈路口相關的路段進行篩選,過濾掉位于同一個紅綠燈路口之間的路段。
例如,紅綠燈路口1包括紅綠燈1和紅綠燈2,其中紅綠燈1和紅綠燈2之間的距離為50m。根據上述方式,使用紅綠燈路口1對第一道路進行分割之后,生成紅綠燈路口相關的路段1和路段2。若路段1的起點和終點位于紅綠燈1和紅綠燈2之間,此時,可以確定路段1為紅綠燈路口1內部的路段,屬于紅綠燈路口1外部的路段,則刪除路段1。
在上述步驟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從基礎路網中獲取各所述紅綠燈路口的坐標的具體過程,如下所示。
上圖為基于基礎路網的紅綠燈路口的確定方法流程示意圖。首先,從所述基礎路網中獲取各紅綠燈的點位坐標。
其次,根據各所述紅綠燈的點位坐標,將距離在預設距離內的紅綠燈,組成一個紅綠燈路口。
最后,將組成所述紅綠燈路口的各紅綠燈的中心位置,作為所述紅綠燈路口的位置。例如,紅綠燈路口1包括紅綠燈1、紅綠燈2、紅綠燈3和紅綠燈4,其中紅綠燈1的坐標為(100 ,100)、紅綠燈2的坐標為(200 ,100)、紅綠燈3的坐標為(150 ,50)、紅綠燈4的坐標為(150 ,150),這樣,可以將上述4個紅綠燈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位置點作為紅綠燈路口1的位置,即紅綠燈路口的位置為(100 ,150)。
根據上述的過程,我們已經了解了紅綠燈路口的確定方法。紅綠燈是交通信號中重要的一環(huán),少一些等待紅綠燈的時間可以讓我們的出行質量得到巨大的提升。希望日后隨著交通體系的智能化,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