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眾泰汽車發(fā)布了2019年上半年業(yè)績報告,引起外界一片嘩然。
財報顯示,眾泰汽車上半年營收50.4億元,同比下降50.83%,凈利潤為-2.9億元,同比下滑195.37%。
新車銷量方面,2019年上半年眾泰汽車累計銷售新車僅6.38萬輛,同比下滑44.52%,僅完成年銷量目標的21.27%,相當于每賣一輛車就虧損4545元。其中,曾經(jīng)一度加價4萬的“保時泰”SR9月銷量僅剩幾百輛。
2005年,眾泰汽車由鐵牛集團創(chuàng)立,后收購江南汽車制造廠,把已經(jīng)停產(chǎn)的江南奧拓改為眾泰2008推向市場,只賣18000的價格讓這款產(chǎn)品一炮而紅,銷量高達3萬輛。
2011年,眾泰汽車開始打起“逆向開發(fā)”的主意,推出第一款轎車Z200,外形模仿高爾夫6;2013年眾泰T600上市,外形上拼接大眾途銳和奧迪Q5;之后推出的眾泰Z700,明顯是模仿奧迪A6;而眾泰SR9更是和保時捷Macan一模一樣,眾泰汽車因此也贏得了“保時泰”的威名。
在眾泰汽車的銷量巔峰時期,眾泰T600月銷量破萬,一度殺入國內SUV銷量榜前十,而酷似Macan的SR9在剛上市時訂單火爆,一度需要加價4萬才能提車。眾泰汽車也從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品牌,躋身自主二線品牌陣營,2016年巔峰時期年銷量達到了33萬輛。
但自此之后,眾泰汽車便開始走下坡路,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設計能力,僅靠山寨外形的套路越來越得不到市場的認可。2017年,眾泰汽車推出高端品牌君馬汽車,試圖擺脫“低端”、“山寨”等標簽,完成品牌向上走的關鍵一步。
然而,君馬汽車并沒有像市場預期一樣推出高端電動車,而是繼續(xù)沿用眾泰汽車的路線,推出了S70、METT 3、SEEK 5等3款SUV產(chǎn)品,但市場銷量慘淡,君馬汽車還沒打出名頭便面臨著品牌生存問題,9月初曾有國內媒體報道,君馬汽車內部員工曝料君馬汽車已破產(chǎn),所有高管已離職,工廠也已停產(chǎn)。
令人擔憂的是,由于眾泰汽車國六車型更迭速度過慢,部分地區(qū)已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國五車型無法上牌,經(jīng)銷商正在面臨無車可賣的情況。這說明什么?說明眾泰汽車的技術力量較為脆弱,脆弱到不能面對排放政策變化而快速做出市場反應,沒有辦法在最少的時間里完成發(fā)動機調整以達到國六排放標準。
作為眾泰汽車的主營業(yè)務,汽車銷量的大幅下降也使得該公司被曝出拖欠員工工資、拖欠供應商貨款等一系列負面?zhèn)髀?。而君馬汽車的生死存亡將成為眾泰汽車能否渡過難關的勝負手,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中國車企的發(fā)展縮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想回到2016年時的銷量巔峰,對眾泰汽車來說已經(jīng)難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