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硬杠的大片檔期放在以往確實比較少見,但11月份引進電影上映檔期井噴最終引發(fā)了新一輪火星撞地球的戲份,票房大戰(zhàn)自然而然就在《毒液:致命守護者》和《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之間展開。
目前為止,《毒液:致命守護者》在國內(nèi)上映11天,14.29億入賬,《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上映4天,收入2.65億。其中《毒液:致命守護者》首映當日就突破2.4億票房,前三天單日票房都超過2億以上,甚至在上映第8天仍然能力壓首映的《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雖然兩邊都賣基不斷,但簡單明了的附體,語言互懟賣萌更受觀眾歡迎。
即便如此,《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最終還是頂住壓力在上映2天后票房突破1.9億,只不過追趕《毒液:致命守護者》的后勁已經(jīng)疲軟,很可能在10億票房之前止步。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仍然著重于構建J.K.羅琳的魔法世界,由于故事線與世界觀趨于復雜,即便是《哈利·波特》系列粉絲,到了《神奇動物》中仍然只屬于入門,如果沒有復習或者熟悉《神奇動物在哪里》,作為系列第2作的《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仍然會看的云里霧里。
更重要的是,即便看懂《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你仍然會發(fā)現(xiàn)這篇續(xù)集的情節(jié)推動緩慢,風格完全遁入黑暗系,多出一個奧瑞利烏斯·鄧布利多更是無法確定與阿不思·鄧布利多之間的關系。J.K.羅琳阿姨的劇情猜中概率早已低得可憐,從而也阻止了粉絲之外的觀影群體敢看電影的困難度。
《毒液:致命守護者》劇情則相當簡單,毒液作為正派反英雄第一次登上熒幕,作為一個“共生”過蜘蛛俠、死侍的反英雄角色,需要一次堂堂正正的登場機會。而《毒液:致命守護者》就是毒液的登場宣傳片。
作為索尼影業(yè)旗下的另一個漫威角色版權,毒液再次發(fā)揮出了意想不到的火爆效果,也最終阻止蜘蛛俠系列角色完全回歸漫威、迪士尼的進程。當然對于觀影者而言,這樣的競爭卻是良性的。在漫威電影宇宙大統(tǒng)一,諸多英雄之間劇情串聯(lián)越來越緊密的當下,索尼和哥倫比亞成就了類似于平行線,保證沒有鋼鐵俠、美隊串場的漫威宇宙世界,給審美疲勞的粉絲帶來了不少新鮮感。
毋庸置疑的是,《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與《毒液:致命守護者》兩部電影最初的支持源自于小說、漫畫的粉絲,想在粉絲群體之外圈更多錢,簡明、快節(jié)奏的敘事似乎更容易受到歡迎。所以《毒液:致命守護者》票房一路走高也是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