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京福祉大學有700名留學生下落不明一事被炒得沸沸揚揚之時,有相關(guān)人士通過對該大學“2019年度4月、10月,外國預科留學生日本語別科國內(nèi)招生細則”(后簡稱“2019年度招生細則”)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校在學費部分存在涉嫌歧視中國預科留學生的規(guī)定條款。
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2019年度募集要項第11頁學費部分的“中國申請者”欄里,所標注一次性交納的費用為87萬日元,而在第12頁學費部分的“中國以外的申請者”欄里,所標注一次性交納的費用為62.8萬日元。換言之,中國籍預科生要比其他國家預科生多交24.2萬日元。
根據(jù)日本文部科學省在2002年發(fā)布的,一則名為“關(guān)于保證私立大學入學者公平選拔”的通知中明確指出,為公正公平的進行入學考試,校方需提前制定詳細的招生細則。
因此,對招生細則有疑問時,學校應(yīng)當給予合理解釋。該通知不僅適用于正規(guī)在校生,外國預科留學生也同樣適用。但對于中國預科留學生為何要比其他國家預科生多交24萬多的學費,校方并無任何解釋。
至于該校為中國留學生設(shè)置較高昂的學費標準,有人提出有幾點考慮:1、只有中國預科留學生要接受學前培訓,自然費用較其他國家留學生高。2、中國預科留學生相對富裕。3、中國預科留學生需支付給學校中介費。以上均為推測,并未得到校方承認。
就日本國內(nèi)大學而言,學費和獎學金原本就存在不對等性,可是這種不對等包含一定合理性和社會性。
比如,公立大學會以出身地來衡量支付學費的標準。拿首都大學東京舉例,居住在東京都內(nèi)的學生入學金為14.1萬日元,除此之外的學生要交納28.2萬日元,全日本的公立大學皆如此。
不過,這并不能認定為對學生不公平以及差別對待。因為,公立大學的運營自治體為該自治體居民配套服務(wù)其中的一環(huán),所以入學金自然有差別。獎學金也相同,學校會根據(jù)學生的家庭收入、學習成績等來評定是否符合獎學金申請條件,這一些列條件都有明確的記載并得到社會認可。
但是,東京福祉大學在2019年度招生細則里所寫道的“中國籍、中國籍以外”學生所支付學費不同與上述情況均不沾邊,且校方?jīng)]對此有任何官方說明。
相關(guān)人士指出,日本提出“30萬留學生計劃”時,強調(diào)開放、公正。然而東京福祉大學針對中國留學生單獨高收費,有違以上原則,歧視國籍之嫌疑。希望日本文部科學省能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勒令該大學對有問題的部分予以整改。
隨后,有人曾打電話到東京福祉大學詢問詳細情況,但被告知擔當者不在不方便回答。
據(jù)悉,東京福祉大學作為專攻社會福祉的大學在群馬縣伊勢崎市創(chuàng)建,有社會福祉系、心理系等4個系,在名古屋市和東京都豐島區(qū)等處也有校區(qū)。
截至去年5月,在校生總計約8000人。其中,留學生約5000人,學習福祉和日語等。3月15日,校方表示2018年4月作為本科預科班的“研究生”入學的,約2600人中的越南、尼泊爾及中國學生約700人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