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生物識別技術,就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tǒng)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型、虹膜等)和行為特征(如筆跡、聲音、步態(tài)等)來進行個人身份鑒定的技術。
每個人的身體和行為中都隱藏著一些與眾不同的信息,而生物識別技術就是利用計算機和高科技儀器,采集圖像,轉換成圖形、語音、視頻等多媒體,從中提取出個人獨一無二的特征,形成數值存進數據庫。當需要鑒定某個人的身份時,只要將描述他個人特征的數值放到數據庫中,當放入的數值和數據庫中的數值相匹配時,系統(tǒng)就可以自動識別。
人們很容易把生物識別看成科幻小說里的未來技術,與太陽能汽車、克隆人這類東西聯系在一起。實際上,人類很早就了解了生物識別的基本原理并加以利用。幾千年前,人們在日常交易中利用生物特征(如疤痕、膚色、眼睛的顏色、身高等)來進行鑒定,只不過那時候沒有全自動電子識別系統(tǒng),也沒有計算機網絡,但是其基本原理是類似的。
而現在,已經出現了許多生物識別技術,如指紋識別、語音識別、手掌幾何學識別、手勢識別、虹膜識別、視網膜識別、人臉識別、簽名識別等,但其中一部分技術含量高的生物識別手段還處于實驗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將有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利用這些識別技術,我的生活將會豐富多彩。設想幾個場景,警察局里,警察叔叔拿著一面人臉識別鏡子,對著犯罪嫌疑人照一下,瞬間識別出該嫌犯的身份信息,有無前科一目了然,這不就是現實版的“照妖鏡”嗎?下班回家,來到家門口,對著家門說一句“芝麻開門”,呀!門開了,你也不必擔心咒語被別人聽到,因為只有你獨特的嗓音才有效。晚上吃過飯無聊了,想看會電視,連遙控器都懶得動,只需用眼睛對電視暗送一個“秋波”,電視如同情人一般心領神會自動為你播放節(jié)目。這一切如同在科幻世界里,但其實它越來越接近日常生活,或許在將來,一個小學生都能給你講講生物識別技術。
回歸現實,盡管生物識別技術還不完善,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依然看到,指紋識別、語音識別、手勢識別等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已經感受到了生物識別技術的魔力。未來將有更多的生物識別系統(tǒng)出現在我們身邊,那時候,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便捷、更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