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ded World 2022大會上大放異彩,RISC-V強在哪
在 Embedded World 2022大會上, RISC-V International宣布了四個規(guī)范,包括 RISC-V E-Trace、 RISC-V SBI、 RISC-V UEFI規(guī)范和 RISC-V Zmmul multiply-only extension。與此同時, RISC-V計算公司 SiFive發(fā)布了新版本的 SiFive智能 X280處理器。
Himelstein指出,與 RISC-V在 2021年的規(guī)范批準工作相比,這些新規(guī)范都是關于 RISC-V指令和指令相關的規(guī)范?!拔覀兓撕荛L時間來讓這些規(guī)范到位。在這一點上,我們大約處于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混合狀態(tài)——其中三分之一是與指令集相關的東西,三分之二圍繞著軟件生態(tài)系統(tǒng)和軟硬件握手(包括SoC支持、安全性、操作系統(tǒng)、管理程序、編譯器等)。這些非常令人興奮,我們現在有66個小組在研究不同的RISC-V技術?!?
無論是Arm,還是RISC-V,其基礎應用領域都是嵌入式系統(tǒng)。不過隨著相關處理器性能的提升,以及應用的發(fā)展,它們在高性能計算領域開始展現出優(yōu)勢,例如,近些年,基于Arm架構的CPU在服務器和PC市場風生水起,并被以蘋果、谷歌、亞馬遜、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大型科技和互聯網企業(yè)重視,相關產品也在蠶食傳統(tǒng)x86架構CPU的市場份額。同理,RISC-V也有類似的機遇,其在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高性能計算市場體現出了更多價值。
目前來看,RISC-V在數據中心的應用前景越來越明朗,因為數據中心的整體架構正在朝定制化和異構化的方向發(fā)展,具體表現是從單一處理器供應商轉變?yōu)橛啥鄠€供應商(包括系統(tǒng)公司自己的設計團隊)提供的處理器和加速器的混合架構。當下,無論是嵌入式系統(tǒng),還是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高性能計算應用,原本只有x86一個競爭對手的Arm,現在又多了一個RISC-V,競爭會更加激烈。
從生態(tài)角度看,RISC-V目前依然缺少完備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遠不如X86和ARM的生態(tài)成熟。盡管RISC-V在對生態(tài)依賴較小的嵌入式、低功耗場景中應用進展較快,并且專用芯片已有一定的出貨量,但整體覆蓋面、顯示度和標桿度卻依然不夠,缺少一款能讓RISC-V“出圈”的殺手锏應用,比如基于RISC-V的超級計算機、RISC-V數據中心服務器、RISC-V桌面終端等。針對物聯網市場,RISC-V尚待大量應用的檢驗;針對高性能芯片領域,RISC-V尚需操作系統(tǒng)、算法庫、領域應用等軟件生態(tài)的全面支持。此外,除了RISC-V指令集開源,整個產業(yè)要實現類似互聯網行業(yè)的敏捷開發(fā)和快速迭代,還需要包括開源處理器、開源工具鏈、開源IP核、開源SoC、操作系統(tǒng)、編譯器等工具鏈的全方位生態(tài)支持,而這將是一個“道阻且長,任重道遠”的過程,需要國內外研發(fā)人員的共同努力。
RISC-V項目2010年起始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一種用于RISC芯片的開源指令集架構 (ISA),常用于微控制器和小型芯片,在行業(yè)內廣受認可,例如硬盤廠商西部數據每年的產品中包含超過20億個RISC-V控制器。
它摒棄了Arm等指令集架構的許可費用制度,由非營利性質的 RISC-V 國際組織維護,這個組織擁有包括來自50個國家/地區(qū)的1000多名成員。Arm架構和RISC-V架構皆源自上世紀80年代的精簡指令計算機RISC。二者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Arm是一種封閉的指令集架構,而RISC-V是一種完全開源的架構。
在芯片領域,Arm和x86是當前處理器的主流架構。雖然目前基于RISC-V的處理器還遠不如Arm或x86處理器普遍,但得益于它的開源性,美國、歐洲以及亞洲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向它傾斜,開放的RSIC-V架構被認為是未來的方向。2022年2月,英特爾也宣布加入RISC-VInternational組織,這或許會是RISC-V成為主流的一個轉折點。
此前,RISC-VInternational的首席執(zhí)行官Calista Redmond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希望在2022年內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基于RISC-V架構的筆記本電腦。雖然這次傳來ROMA筆記本電腦預購的消息引人注目,但是具體的細節(jié)還是要等待官方后續(xù)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