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近年來已經全面普及,如今在街上隨處可見掛著綠牌的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相較于傳統(tǒng)的燃油車具有污染小更環(huán)保、噪音小更舒適、節(jié)能、電價比油價更低等優(yōu)勢;但新能源汽車也有明顯的缺點,比如續(xù)航里程短,容易造成續(xù)航焦慮;基礎設施不完善,充電難且充電慢;同時在低溫高溫等情況下,電池的續(xù)航能力受影響較大等缺點。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無線充電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無線充電,又稱作感應充電、非接觸式感應充電,是利用近場感 應,也就是電感耦合,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電的裝置,該裝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對電池充電,并同時供其本身運作之用。充電器與用電裝置之間以電感耦合傳送能量,兩者之間不用電線連接,因此充電器及用電的裝置都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伴隨科技的發(fā)展,如今的無線充電技術更加成熟,應用行業(yè)和場景更加豐富,在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汽車等產品上都能關于無線充電的身影。無線充電技術相比有線充電受風雨天氣影響小,能讓電動車充電具備更加智能高效、自由便捷、方便安全的優(yōu)勢。傳統(tǒng)充電器最大的不足就在于繁雜雜亂的充電線通常讓人摸不著頭腦,還有可能經常面臨電線老化著火等安全隱患,許多人內心更多的其實是想擺脫充電線的束縛。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發(fā)展迅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接受電動汽車這種環(huán)保的出行方式。同時也被許多汽車廠家認為是未來汽車發(fā)展的方向,而且都投入了大筆資金進行研發(fā)。不過,由于充電問題的現實阻礙,一直以來還沒有得到充分推廣。我們知道電動車最重要的部分莫過于電池和充電樁,由于技術瓶頸,短時間內它們只能使用鋰電池,所以無線感應充電樁變成了另一個研發(fā)重點。與有線充電樁相比,無線充電有多種優(yōu)勢,能夠順應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線充電技術的應用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還存在著不足,比如傳輸距離最少不能低于20cm,電磁感應的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傳輸的距離在15cm之內等。所以對于傳輸距離又進行了深度的研究,提出通過脈寬調變控制來使得電動汽車傳輸距離控制在12~20cm、甚至有研究人員通過線圈直接增加的方式,實現了無線充電技術的傳輸距離20cm的目標。
無線充電的優(yōu)勢也就因此顯現出來,無線充電器在安全性、靈活性和通用性方面都有更好的體驗。非接觸式,一對多充電,大大地減少了因為頻繁插拔數據線而導致的接觸不良所引發(fā)的安全隱患。隨著無線充電技術的成熟,電動車的電池容量問題將全面解決,電動車整體電池空間變小,電動車在配置上將發(fā)生重大變化,特別是電動摩托車將迎來重大發(fā)展機遇。有更多好看的車型,更多的全新配置能在車上充分表現。
當前我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發(fā)展比較迅速,電動汽車維持運動的電能來自動力電池,電動汽車自身的能耗大,電能消耗的也相對較快。但是當前動力電池容量是比較有限的,對于中長距離的行駛優(yōu)勢不大,這就需要在動力電池的電能快要耗盡時,進行及時的充電才能繼續(xù)行駛。當前常用的充電樁是把電網交流電進行逆變處理,從而傳輸到動力電池中,變流器直接引入會對電網形成相應沖擊,也會對電網穩(wěn)定性產生不利影響,充電速度也較慢,這是阻礙電動汽車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而在無線充電技術的應用下,能夠通過不同的無線充電技術,在不通過電纜的情況下來完成汽車充電??梢栽谌魏窝b有無線充電裝置的地方實現汽車充電,也能在電動汽車行駛的過程當中充電,這就有助于提高汽車續(xù)航里程和利用效率。通過無線充電技術的應用,能避免拆卸及安裝動力電池對汽車造成的傷害,也避免了充電時人為接觸所造成的危險事件。